第249章 遗作(2/22)
弦提议。
沈韦韬愣了一下,“这篇文章还没有写完,用作序文,恐怕会影响”
他考虑的很周全,序文是作为单行本的开篇文章出现的,试想一下,读者一翻开这本书,便读到一篇有头没尾的文章,阅读热情肯定会受到打击。
“我倒觉得,这篇序比再写任何一篇序都更加意义非凡。”江弦说,“我知道先生是个严谨的人,这篇序的后半部分,我会以自序的角度补完。”
茅盾极严谨,就连写字也从不草率。
相传是和他年少时一件事有关:他报考燕大,发榜时竟然没有他沈德鸿的名字,只有沈德鸣三个字,一查,原来是填报名单时书写潦草,把“鸿”字写得像个“鸣”字。
“既然如此,便随你用吧。”沈韦韬听了江弦的提议,没什么意见。
既然他父亲为江弦写了这篇评论,想必就算是他本人听了,也不会拒绝江弦这个想法。
花了几天时间江弦才题写完整这篇序文。
这天清晨,阳光明朗,风沙不大,江弦蹬着自行车来到了同样位处沙滩北街2号的作家出版社。
“江弦同志?”作家出版社负责《铜钱街》的编辑王淑丽喊他一声,这位女编辑后来还编辑了余秋雨、杨红樱的作品。
“你怎么来了?”
“我来给你们送篇序。”江弦直截了当的说。
他一脸郑重的从挎包里取出稿子。
王淑丽给他倒一杯水,把稿子接到手上,低头扫了一眼稿子,字迹整齐,同时发问:“你请谁写的?”
“茅盾先生。”江弦低声给出答复。
听到这个名字,王淑丽一开始没反应过来,过了三秒,才抬起头来,难以置信的看向江弦,嘴巴张大。
“这”
“是茅公遗作,还没有写完,征得韦韬同志同意,我又补充了一部分。”江弦给她解释说,“你看看写的怎么样?”
“我这就看看。”
王淑丽极慎重的点点头,坐在椅子上,捏着这篇稿子认真的阅读起来。
这篇序文,茅盾写了2千字,江弦补充了3千字,加起来总共洋洋洒洒5千余字。
内容并不算长,但王淑丽看的非常仔细,一个字一个字的抠,读了约莫七八分钟,才看完这篇稿子。
等她再次抬起头来,眼眶都有点湿热。
感动。
这是这篇序文给她最大的感受。
前半部分,茅盾从“理想”二字出发,对江弦延展回忆,对这篇进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