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和亲,与韦坚决裂(5/7)
论。
除了两省对班,李瑄的座位在右侧首座,为武官第一。
他背后是一名身材高大,皮肤微白的肥胖男子。
此男子肚子奇大,朝服被撑得要破开,李瑄知道他就是安禄山。
和李瑄印象中的安禄山不同,他并不丑陋猥琐,而是一脸喜人,憨厚老实的模样,看起来人畜无害。
而且他的身材绝对没有三百多斤,也就二百多斤的样子,不会影响他骑马,也不需要有人去扶。
可能安禄山要再过十来年,才会到达史书上记载的程度吧!
安禄山同时在打量李瑄!
他也知道位于他前方的英武将军,就是赫赫有名的李瑄。
当今天下有三名节度使身兼两镇。
李瑄兼任河西、陇右,麾下十五万人。
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麾下十四万人。
王忠嗣兼任朔方、河东,管兵十二万人。
其中又以李瑄麾下马匹最多,拥有十万匹,可谓是兵强马壮。
安禄山见李瑄排名在他前方,心中不服,但相比于李瑄,他的威名在天下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他的名声也颇受非议。
众所周知,安禄山曾干过偷羊贼的兼职,他认识一个叫史思明的小伙伴,平时安禄山偷羊,史思明望风。
而且安禄山当时在蕃汉集市,任牙郎,有销赃的渠道。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一次偷羊过程中,被村民们埋伏,负责偷羊的安禄山被逮住一顿暴打,并送到官府。负责望风的史思明却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身为“惯犯”的安禄山被判处死刑。
当时由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监斩,眼看大砍刀欲要落下之际,安禄山破罐子破摔大喊:“公欲灭奚、契丹,为何斩杀壮士!”
由此看出,安禄山并非史书上说的目不识丁,而是看过史书。
这句话的灵感,应该是来自兵仙韩信临刑前那一句“上不欲救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张守珪一听这样的豪言壮语,看安禄山身材高大,就将他放了,被任命为捉生将,后因为屡立战功,被张守珪收为义子。
这是安禄山最让文人士大夫鄙夷的地方!
另外就是在开元二十四年,安禄山任平卢讨击使的时候,贪功冒进,导致全军覆没,按律当斩。
但张守珪不忍心杀死义子,将其押送回长安,听李隆基处置。
为此宰相张九龄还训斥张守珪:“守珪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