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拜为上将,左龙武卫大将军(1/7)
“以后左相与老夫在圣人举办的宴上相熟即可。”
李适之不在乎韦坚是否承情。
如果韦坚有心,有的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最近圣人应该会提出封李瑄为上将的事宜。
就看韦坚如何去做了。
有李适之的提醒,韦坚恭敬告退。
他现在是宰相,比之前更有顾虑。
七月初的朝堂上,李隆基终于就李瑄晋升为节度使而议事。
朝会日常结束后,李隆基主动提及:“宋国公致仕后,兵部尚书之位空缺。朕准备将陇右节度使召回长安,任其雄职,诸位觉得如何?”
此言一出,一部分臣子惊诧。将皇甫惟明调回来任兵部尚书,谁来接替陇右节度使的位置?不回是让年仅十七岁的李瑄继任吧?
还有一些亲近李隆基的官吏心如明镜,他们知道李隆基一直想让李瑄上位,帮他开疆扩土。
此举用意不言自明。
“陛下英明!”
对于皇甫惟明当兵部尚书这一点,没有人反驳。
韦坚带头向李隆基拜道。
“皇甫将军离开后,陇右节度使空缺,朕心仪副使李将军继任大使、支度大使、营田大使。统筹陇右军,面对日益强盛的吐蕃。”
这一次,李隆基说话更加强势,仿佛认定李瑄该继任节度大使。
“启禀陛下,李将军虽军功显著,但年纪尚轻,不应该直控大军,否则恐有遗患。”
一名监察御史起身向李隆基劝谏。
“启禀陛下,自高祖、太宗建立国家以来,从未有过十七岁为上将的例子,这不符合制度。”
礼部侍郎也出列拜道。
“启禀陛下,虽李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未验证指挥多军的能力,如此轻易统帅大军,恐酿成差错。”
“启禀陛下,李将军在军旅,应熟悉诸军,增加阅历,联合致胜后,再统领大军。”
“启禀陛下,李将军现不足以权以大军,应选经验丰富者,充当大使。”
“启禀陛下,现在任李将军大权,无异于拔苗助长……”
……
片刻时间,就有数十名文武大臣出来劝谏李隆基收回成命。
像是商量好一样!
大唐皇帝虽有力排众议的例子,但大多时候,都会听从大臣们的建议,特别是如现在一般,这么多人出来反对,看起来还有止不住的趋势。
在李隆基脸色变化的时候,韦坚起身到案前拜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