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回:尖刀连大捷东海/岳望台归见武穆(5/6)
秋叶纷纷满地黄,香火绕梁如天霜。
山河丹心何处是?武穆庙里空淡凉。
岳望台看到岳飞石像端庄地坐在上面,目光如鹰,左手持剑,右手扶膝,背后便是他的《满江红》草书作,开头那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便有着气冲斗牛之势,末尾一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竟如呐喊般声震天地,如雷荡天地间。岳望台向岳飞敬了一个军礼,道:“先辈,我望台愿承汝遗志,精忠报国,保家卫国。”这恰逢秋日,无人的武穆庙多少有点凄凉,岳望台道:“应当让我国人都来敬仰这般英雄。”岳望台寻着武穆庙内的一些地方,看到一面墙上写着一些现代诗人的诗句,旁边有笔墨。岳望台拾起一支笔,在墨上蘸两下,在墙上题诗道:
挥手浮云剑,起舞光如霰。
风雷动天地,举首江山看。
岳望台在诗下提名后,开始看别人的诗句,一名曰“楼关”的诗人在上面题诗道:
战魂回旋天地间,征尘血飞腥如染。
沙场何尝不荣誉,精忠传奇照长安。
岳望台道:“向使此泱泱大国皆是岳飞之类人,我华夏便是傲立东亚,雄视四方!”岳望台行走在秋风之武穆庙内,又想到:“人的抱负当如岳飞一般。例如我少年人,如若志向仅仅在赚钱这一层面,实在狭隘。少年当效仿周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然而,少年不应当鄙视工人。因为工人阶级上我华夏民族解放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不是偷,亦不是抢,凭借自己的劳动而吃饭,建设祖国,这又何尝不光荣?”岳望台看着墙上写的岳飞事迹,道:“华夏民族自古而来便是一个不屈服的民族,倘若有外敌侵入,全华夏人民都会奋起反抗。当西方人遇到压迫,他们利用所谓宗教去麻醉自己,给自己一个精神寄托。唯独华夏民族遇到压迫,人民会拿起武器反抗压迫,去战胜压迫。西方神话中,上帝欲降洪水于人民,人民死伤无数,唯有诺亚方舟的人躲避了灾害。而我华夏民族遇到洪水,那大禹从人民众站出来,带领华夏人民去征服洪水,打败洪水,一定要和老天爷较劲,这就是我们华夏民族能够持久屹立于世界东方而不倒的原因,几千年来未曾磨灭,他们说我们不行,我们就一定要证明我们行!”
岳望台观完武穆庙后,立刻启程准备回东海军区,路上,岳望台回忆起岳飞那高大的石像,眼神如鹰一般,好似看向敌人,透漏出杀气。恰逢这时候,车上广播放起了《精忠报国》: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