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重新长一颗心出来(1/4)
“老天,莫非他们以为,如此这般装傻充愣下去,女儿就会忘了他们之前的承诺?”
“呵呵,你再猜不到的。因本来就不信,她从头至尾没去开口。然而,笃定女儿不会计较的时候,什么跑腿办事,看病延医,家宅修葺,又无一例外地想起使唤这个‘老大’了——儿子金贵到四体不勤,剩下的女儿们选择远嫁,避之则吉——说来也奇了,人家气焰不减反增,仍然理直气壮地要她出钱出力,背负那些没完没了兼与他们利益攸关的大事小情。”
“哎呀又来,人心不足,谈何内疚心虚!那……吴大婶到底管没管?”少妍强忍着自己的暴脾气,脸色转为相当阴郁。
“咱们矜贵的大姑娘真想知道?”王氏斜睨了女儿一眼。
“啊,还是算了。”少妍登时颓然,打心眼儿里不想再听下去了。
设身处地,揣度吴大婶心境之悲凉,铁定已臻天地苍茫、无以复加的虚无境界。
吃相如此难看,全因精明过头。居然有这样的父母,信心十足地把女儿当傻瓜撮哄,全然料不到,在原本一心一意敬着他们的孩子看来,自己活脱变成了上蹿下跳的蹩脚丑角儿。
一种深深的可悲迫得少妍努力吸气,想要甩脱那恶心反胃的异样感。
“不学礼,无以立。无论人在什么年纪,都须谨记慎行。你阿翁阿婆常常教导子弟,孝慈之礼,仅仅着意于面上的揖让进退、修饰言行是远远不够的,应就琐细仪轨由浅入深,逐渐体认到礼事的根本要义,对上的尊崇孝敬,对下的慈爱抚育,是顺礼而行的两面,缺一皆不成礼,不过沦为借着突显一面来满足个人私欲罢了,同修己安人的君子正道相去甚远矣。
(“不学礼,无以立”句: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大意是学礼则品节详明,德性坚定,故能立。礼乃立身之本,如果不能做好,尽管道貌岸然,也只是个有缺陷的人。清曾国藩也说过:“先王之道,所谓修己治人,经纬万汇者何归乎?亦曰礼而已矣。”即是说小到个人修养,大到治国平天下,无不包含在礼中,由此可知礼的内涵外用,真是无所不备。)
少妍立马想起了子献之前的“吃人”论调,想来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又不停地点着头:“果然,天性纯良的吴大婶后知后觉,是个可怜的女儿,这一切放到任何人身上,最后只会是无穷的悲哀,哀莫大于心死。”
“这便是你有点门缝里看人,把她给看扁了。其实,死心个一回半回的也没什么好怕,不妨从旧败的灰烬中重新长一颗心出来,唯有清明而坚毅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