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一定要读书啊(2/4)
来无人不晓,之所以名头响当当,全赖女掌柜的吴大婶善于经营,人都说她有魄力、挨硬苦,当地菜品之全面正宗做到了有口皆碑的程度。寿宴那天,从精致的摆盘,到无可挑剔的味道,宾客们个个称扬,算是相当难得了。
少妍点点头,旋即想起了当日情形,客人走马灯似的,去了又来,“老定阳”上菜不仅快捷,也分毫未见差错,留意到吴大婶指挥手下时雷历风行的派头,散发出不输于一般男子的精明干练,讶然之下,她心里也曾暗暗喝彩。
“吴大婶怎么了,妈妈与她打过交道?”
“是啊,她就是你说的别人家的可怜女儿。”
“哦,她发生过什么事?”
“你吴大婶家里原在南街上开着一家小饭馆,她在众子女中排行老大。尽管家里小康,孩子聪慧,父母也不太舍得供她多读几年书,幼时送来咱们书馆认过两年字,就叫回家中店里帮衬生意去了。我呢,与她算得上是投缘旧识,如今见了亲近不减,向来不视彼此为外人,倾诉衷曲也算常情。
“大人年迈,家里内外的事由她撑了十多年,还不耽误支持弟妹,饭馆收入统归家里,自己嫁人什么也没带就出来了。她仍想开铺子寻店面,重操旧业,只是夫家困窘,无甚资财,几次三番折腾只得作罢。
“她对知晓的亲友仅是告诉再等几年。这时,她老父来了。面对面同她讲,之前为了你的事,同你舅家借了多少,姨家挪了多少,横竖你眼下已用不着,我们已都还了人家。他说的这老些钱,其女一个子儿还没见着,就‘都还了’。
“紧接着,又言辞凿凿地豪爽表示,他们二老已决定,如是女儿以后立定心意还想盘个铺面呢,就给她出十万钱!
(十万钱:此处参考了汉朝时的物价水平,在汉朝1斤黄斤值1万钱,中产人家1年的收入约为10万钱,合现在约30-40万元人民币。)
听到这里,少妍不觉乐出声来:“这话说的,真心要想拿的话,早拿出来了,还用待女儿计议搁浅的时机,颠颠地跑出来干说嘴?”
“瞧,连你都骗不了。
少妍怪叫:“难不成,妈妈以为我是不懂世情经济的傻姑娘?”
“嗯,傻倒不傻,话说回来,世人脑袋有几个傻的?自然你吴大婶也没敢相信。那个数目字实同她为家里赚取的家用旗鼓相当,当下明了,向来精明的父母一直心中有数,正因如此,她才加倍不信,心里只叹‘还是轮到我了’,别无他法只好淡淡回答,那个款额太大了她不好收下,遇有急缺的时分,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