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团圆(3/15)
得青翠苍润,配有小桥、水禽、钓鱼叟、对奕者、山间小亭……简直是“浓缩”的一座山,一瞬间,让人感到仿佛回到了狐岐山上。
兄弟姐妹们聚拢来看,“质问”子默姐俩儿是什么时候悄悄带回来这么大一块儿的?
子默与少嫆只管抿嘴笑,却不搭腔。
“一定是少姝,跑不了她。”少婵说着向躲在后边的少姝眨眨眼。
“水秀石天然洞孔蓬松,可随意凿槽、钻洞、雕刻成各式各样的形状。”看来,子默这一阵儿忙着捣鼓这座假山,也算过足了瘾。
少嫆跟着说道:“填上泥土即可植花种草,阿翁阿婆,这些真柏、紫杉、漆姑草、石菖蒲……都是我种的,是不是很好看?”
盆底的水自然而然地被石块中的洞孔“吸”上了石头表面,整座山便散发出浓浓的湿润感觉,无须另外浇水,花花草草已然生长茂盛,异香异气,美不胜收。第2/2页)
有各色工艺的“寿桃”、“寿文”、“寿幛”,还有不少的祝寿钱,钱文多是“龟龄鹤寿”、“长命富贵”、“福寿延长”诸多吉祥字样。
(祝寿钱:为庆祝寿诞而铸造的吉语钱,钱文通常印有吉语,背面为神仙、灵龟、仙鹤、瑞云等图案。花钱源于汉代,这种钱币由于不是流通钱,因此它的材质大都比较粗糙,汉族民间把这种钱俗称为“花钱”。“花钱”虽然具有钱币的形态,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钱币中的“非正用品”。汉族民间花钱的种类繁多,诸如开炉、镇库、馈赠、祝福、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等都要铸钱,主要以“福德长寿”、“加官进禄”、“天下太平”等吉语为内容。山鬼花钱更是道士用来施法以降妖震鬼驱邪的载体,也可叫法器。)
吉时到,郭如暟领着子孙辈磕头来了,有别于前院的流水席,正堂内只设四张小圆桌,自家人团团圆圆为老寿星庆贺。
齐声祝过老太公“岁月春常在,丰神古来稀”,各房便开始按序献上寿礼。
少姝不急不忙,且美滋滋地看热闹。
大伯父家由子猷与少婵献上,下人们吭哧吭哧地搬入门内,谨小慎微地放妥在当中。掀开来,众人眼前俱是一亮,原来是架漆木寿屏,为九扇组合,是子猷专门请太公的昔年好友、门下学生等名士每人书画一幅,再连缀到一起,众人看了连声叫好。
喜欢的郭太公与尹横老管家手拉手来观赏,两人围住几扇字画转了又转,这个是谁谁的,那个是谁谁的。
老管家尹横冲子猷竖起大拇指:“太难得了,子猷公子用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