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让人头疼的继承人问题(2/3)
……
清——乾隆
光幕结束后的乾隆,这会儿被怒火烧灭的理智稍微回来了点,虽然还怒火冲天,但已经能够平稳面对自己死后盖了个高宗的庙号了。
虽然已是太上皇,但仍旧打算换皇帝的乾隆,数了数自己除了十五子永琰(嘉庆帝)外,其他几个到年纪可以继承大同的儿子……
除了永琰外,其他年纪适合当皇帝的只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七子永璘。
皇八子永璇,虽然这个儿子是他现在名义上的长子,但永璇有足疾,如果仅仅是如此也就算了,但他干活还不行,太过随性,别人都按时上值,就他主打一个随性,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去。
他交给这个儿子的任务,这个儿子永远都是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做,这要是将皇位交给他,他死了估计大清也就完了。
不行不行,这个不行。
排除了这个后,乾隆将目光放到其他皇子身上。
皇十一子永瑆,说实话,乾隆还挺喜欢这个儿子的,他这个儿子书法不错,和他有的一拼。
(实际上不止,这位皇十一子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比乾隆高多了,名气也大多了,他被称为清朝中期四大书法家之一,另外三位是刘墉、翁方纲、铁保。)
但就是这么好一个儿子,他有一个毛病……
太抠了!
乾隆还记得,永瑆家的马死了,家里的奴才怕有毒打算拉出去埋了,永瑆却堵着门死活不让出去,让大家吃马肉以节省粮食。
都已经抠成这样了,有毒的马都不放过,最重要的是这毛病还改不过来,乾隆劝了他很多次,也没有用。
每次都是当面应承,背地里死活不改。
乾隆就不明白了,他也不是苛待皇子的人啊,怎么就养出一个这么抠门的儿子?
想到这个儿子那糟心的性子,乾隆心里头摇的飞快,立刻将这个儿子否决了。
要是让他上位了之后,那地方有灾难,他估计都不舍得发粮食。到时候百姓还不得造反。
至于最后一个,皇十七子永璘,这个儿子和逆子永琰是一母同胞亲兄弟,也是他最小的儿子。
如果仅仅是和那个逆子是一母同胞,乾隆还能考虑一下。
但这儿子也有毛病,他不喜欢读书,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算了,他还喜欢出入市井,听戏唱曲,就光让他知道溜出皇宫的次数都不知道多少次了。
如果出皇宫真的是有正事儿也就算了,他就纯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