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无人机试飞,网友炸开了锅【万更求订阅】(11/58)
从给出的数值来看,目前正处于几千米的高度,且飞行速度很快。
不过因为整个测试航程路线达到了一万千米,所以不同路段的环境也不一样。
并且会遇到复杂多变的环境,这对于无人机也是一种测试。
看能否凭借自身气动布局设计,保证稳定飞行。
期间还会在不同的高度下进行飞行,确保这架无人机在各个层面都没有死角。
这时当着大家的面,梁占军也没忘记继续讲述徐源在无人机上的贡献。
随即指着眼前屏幕中的无人机平台系统说: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翼龙无人机平台系统,主要程序也是由徐源搭建开发,在保证飞机自主航行智能识别目标完成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多架无人机自主协同配合作战。”
“如果今后其它机型的无人机,也使用翼龙无人机平台的话,那么就可以组成无人机编队执行任务。”
“配合战斗机使用的话,绝对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话音刚落旁边堆着笑容的贾跃光,也接过话茬笑呵呵补充起来。
“今天可是我们研究所,首次进行这么长时间的续航试飞测试,也算是创造了一项新的记录。”
而此刻同样开心的,则还是要数常汉平。
毕竟无人机的发动机表现出色,也算是给国产无人机狠狠打了波广告。
明明整个测试飞行时间跨度足有两天,但大家却始终显得情绪盎然。
除了去所里食堂吃饭上厕所,大部分时间都在关注着翼龙的飞行情况。
主要飞行时间每多一分钟,便越接近预期的参数。
很快来到下午。
这时似乎是有了什么发现的黄运良,突然脸色不由得变得凝重起来。
然后扭过头看向徐源讲道:
“根据当地最新的气象预报信息,晚上无人机驶过预定路线时,可能会遭遇阵风和大雨等突变天气,这恐怕会对无人机造成很大影响。”
“要不要提前更改线路,或者选择返航?”
无论无人机还是战斗机轰炸机,所能达到的续航都和环境脱不了关系。
在恶劣环境下,肯定会对飞机造成影响。
面对这种突变环境,无人机最终所能达到的最大航程肯定会出现下降。
无法实现预期的参数。
作为首次飞行测试,遭遇如此情况,选择更改线路或者返航都是比较适合的做法。
徐源听完黄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