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层级森严?皇上始终要的是‘稳’!(5/48)
甚至不少百姓都有两个固有的认知。
其一,便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其他职业都是不入流的东西。
其二,便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只能去打洞,身份阶级的不同,注定了竹门就是竹门,木门就是木门的,人生来贵贱有别的思想。
而朝廷的目的,就是要为百姓心里,竖立一个“不信命,不认命”的信念。
如此,一代代人传递下去,等到未来,修仙彻底铺开,惠及每一个人的时候,大明仙朝的修仙者,人人道心坚若磐石,不可轻易动摇。
嘉靖可以发展出盛世极致,让大明变成真正的仙朝,可人心的改变是最难的。
“臣说完了。”严世蕃说完也躬身一礼。
“……不错。”嘉靖对严世蕃投去赞许的目光,虽然“启思革新”的国策依旧在进行着,且会从此以后,一直进行下去,但终究是见效了。
“严阁老,”这次,嘉靖又将目光投向一副,上了年龄,昏昏欲睡的严嵩,“改稻为桑和屯兵兴农的国策都是你提出的。”
“说说吧,这过程中,可遇到什么问题?”
虽然表现的一副,上了年龄,昏昏欲睡的模样,但该说正事的时候,严嵩却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当即起身,开口道:“回禀皇上……”
改稻为桑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朝廷赚钱,屯兵兴农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军田制,从而让当时崩掉的卫所制也跟着恢复,如今这些都已完成。
“不过,”严嵩语气微微一顿,抬头看向嘉靖,语气诚恳,道:
“随着三大营,三百多万的精锐,近七成都已经迈入后天三重境界,用不了多久,三大营这些将士们,就要开始朝着先天境迈入了。”
严嵩了解嘉靖,知道让他们总结国策,说到底还是为了解决如今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于是说完“改稻为桑”和“屯兵兴农”的国策成果后,便主动将话题引到了军需上。
裕王跟景王见严嵩主动把话题引到军需上,神情也不由得认真了起来。
在场中人都知道今日玉熙宫议政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现在大明面临的矛盾。
甚至所有人心中都隐隐有了一个猜测,若是皇上想要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很有可能会在大明境内,再增设“灵仓”。
只要增设了“灵仓”,就能完美解决现如今因为资源而引发的文官和武将之间的矛盾。
甚至就连徐璠刚才提出的,仙明重工所需的资源,也会得以解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