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反三足鼎立,改革税制(3/20)
之前,秦瑱已然开始了对江东的治理。
为了尽快摸清楚江东目前的状况,他将吕岱、步骘、吾粲三人召集而来与顾雍组成了幕僚团。
而他颁布第一个命令,就是编户齐民,清查户籍人口。
因为在东汉现行的法律之中,都是以户籍为基准进行兵役招募、税收上缴。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一个完整的户籍册,那基本没办法施行政策。
而江东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户籍变更极大,原本数据已经不准。
这当然不是孙策的锅,究其根本,在于战乱导致的人口流动。
第2/2页)
众所周知,自从黄巾之乱开始,整个大汉便陷入了混乱之中。
虽然黄巾军的数量才几十万,可却裹挟了大量百姓,数以千万计。
这在导致中原人口急速流失的同时,也使得士族急速壮大。
这也是孙策在夺取江东之后,要疯狂打压江东本土士族的原因。
张昭之所以要提起这件事,也想要尽快阻止此事。
编户齐民完不成,会使得大量人口将会沦为世家大族的家奴、仆役或者佃农!
而这些人一旦被世家大族占据,那就无法计入户籍之中。
在原本历程中,江东之所以采取部曲制,就是因为隐籍人口实在太多。
不采取部曲制,孙权甚至招不到多少兵马。
这种依靠士族维持统治的政策,无异于饮鸩止渴。
你要发展麾下势力,开疆扩土,你就必须重用士族。
可重用士族,就会导致士族以权谋私,壮大自身。
兼并的状况随着时代发展,会变得越演越烈。
在原本历程中,三国后期三个国家在籍百姓仅有八百万不到。
可在三分归晋之时,百姓却达到了一千六百多万。
这其中自然有三家鼓励生育的成效,可大部分却来源隐匿人口。
超过一半的百姓被士族隐匿,简直骇人听闻。
所以秦瑱治理江东的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江东有多少在籍人口。
当然,他并不指望一查就能查清楚有多少隐户。
最主要的,在于他想要先摸个底,看看江东各大士族是什么成色。
除此之外,他最想做的,其实是税制改革!
熟悉马哲的人应该都很熟悉一句话,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什么叫经济基础?于社会而言,经济基础实际上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