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冤假错案不胜枚举,刑部尚书背黑锅(2/12)
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以及行为的法律后果。
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
朱棡一脸赞赏的看着朱标,“真没想到大哥竟可以看出来这些,由此可见咱们兄弟俩还真是心有灵犀呀!”
脸上带着一丝倦意的朱标,用手捂着嘴打了一个哈欠。
“三弟,你之前从曹国公府上要的那个刘辰是个人才,我刚才讲的这些都是他说的。
反正你都已经打算亲自去泉州了,要不就把刘辰留下来,大哥想让他去主持编纂《大明九律》。”
朱棡点头说道,“那大哥就把商暠派给我,我去泉州之后有些事情需要他办。”
朱标略显为难的说道:“三弟,这件事情恐怕不太好办。
第2/2页)
毕竟商暠涉及到的案子,与即将被送进宫的熊氏有关。”
当初身为相国的李善长,亲自出手弹劾杨希圣和参议李饮冰弄权不法。
朱元璋闻讯在二人脸上刻字羞辱,还把李饮冰割胸致死,又给杨希圣割了鼻子。
结果时过境迁才发现,被处罚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杨希圣,而是他的哥哥杨希武。
前两天上朝时詹徽上奏弹劾商暠,才使得这件事情被揭破。
鉴于真正的杨希武已死,锦衣卫开棺验尸,发现里面竟然只是衣冠冢。
盛怒之下的朱元璋将商暠降职,并直接赐死了以“杨希武”名义苟活于世的杨希圣。
如果不是考虑到现在缺少官员,恐怕商暠就不是被降职那么简单了。
朱棡没想到自己只是几天没上朝,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恐怕那个熊氏也没有办法再进宫了吧?”
朱标摇头说道:“母后因为这件事情和爹大吵了一架,估计是够呛了。
你眼下抓紧时间准备去泉州,到了正月还得回来和妙云完婚呢。”
两人又聊了一会,朱标忽然面色凝重地继续说道:“不过熊氏此女也确实有些手段,竟能让老头子如此袒护她。”
朱棡心中暗自庆幸,还好自己没有让人过多参与此事,否则现在说不定也会受到牵连。
朱标看向朱棡,语重心长的说道:“三弟,此次前往泉州,责任重大。
你不仅要巡查海防,而且还要留意当地的民情。
遇到任何问题,切不可冲动行事。”
朱棡拱手道:“大哥放心,小弟定当不辱使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