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大明首创的生育补助,人口增长才能使大明走向顶峰。(4/25)
也是为了我大明百姓。”
“那我大明的人口,就会在短时间之内暴增。”
朱棡先是摇了摇头,但又是搓了搓手道。
其实也就是后世的计划生育补助,而意思也并不难理解,就是朝廷给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发的银子或提供的帮助。
比如,有的家庭因为只生一个孩子或按照朝廷规定生孩子,可能会得到一些经济上的补助或特殊照顾,帮助他们减轻养孩子的负担。
这些银子通常来自国家,目的是为了鼓励大家按照朝廷的计划来生育,保持人口的平衡发展。
但是鉴于目前大明的情况,计划生育就不必了,毕竟古代娱乐活动稀少,特别是晚上,几乎是没有什么活动。
那所有的精力都会放在为爱鼓掌上,而为爱鼓掌的多了,小孩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生了。
只是这些小孩还不能算作人口,因为医疗水准有限,还有百姓穷苦等诸多问题,有些孩子根本长不大,幼年就夭折了,又或者是被遗弃而死。
但百姓也是无奈,养不起真的是养不起,不是他们真的愿意舍弃自己的亲生骨肉,他们也会心疼。
当然这其中不包括,那些为人畜生的父母,毕竟不管是在哪里,都会有这种畜生。
所以想要让人口得到暴增,百姓富裕是一方面,朝廷也要让百姓明白。
他们生孩子,朝廷会给他们最低的保障,让他们足以养得起孩子。
但朝廷会时不时的核查,以避免孩子夭折,还借此为由,向朝廷索取救助金。
因为这样是犯法的,所以也要让百姓明白。
救助金可以申请,可以领,但是绝对不能违法,违法必追究。
这也是以法治国的根本理念。
“大明宝钞掌控在朝廷的手中,而且已经得到了有效的运转,这的确可以造福于大明。”
“但银子就等于粮食,所以朝廷给他们发银子,发大明宝钞,但没有粮食,又该如何?”
“所以哪怕大明一时救得起,也不可能救一世。”
朱标却是摇了摇头,反对道。
这也并不是朱标不心向于民,而是因为粮食的产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问题。
大风之年与大灾之年,比比皆是,根本难以杜绝。
所以一旦大明的粮食短缺,哪怕是给了救助金,也还是买不起粮食。
那就唯有提高救助金,可是这救助金一高,买得起粮食了,可是大明宝钞的体系也会慢慢崩盘。
还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