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我在大夏窃神权 > 第492章 分而划之

第492章 分而划之(1/22)

目录
好书推荐: 乱臣贼子朕当娶之 剑出太平 腰刀 九叔:从义庄开始简化修仙 娇软通房死遁后,清冷将军他疯了 你要灭我满门,我发疯怎么了 高武:我无限气血,大招当平A 梦回玄武 从欠债不还开启科技霸权 玩家请上车

青帝祖庭之中,十几双眼睛盯着笔走龙蛇的周铁衣。

当看到这篇策论的名字时,大家就忍不住倒吸一口气。

如果说之前的‘人欲说’是撅了儒家典籍道理上的根,那么这篇‘官吏一体’就是撅了儒家典籍治理上的根。

儒释道三家超然于诸子百家之上,而佛家和道家又是出世学说,所以王朝治理的学说,一直以儒家为首,自圣皇至今,儒家科考理所当然地高于其余学说的考试,一旦考上,那就是一地父母官,城中君。

而法家,农家,医家等,除了法家有自己特定的司考之外,其余诸家甚至要等特定的人员短缺,才有恩科,不然也要学儒家的经典,考科考才能够担任官位。

所以官是官,吏是吏。

儒家天然就高诸子百家一头。

诸子百家也天然就认同这点,因为以前儒家是圣人学说,不仅占据道德制高点,同时也是实力制高点。

当然,官吏分流在一个庞大的帝国之中也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基础。

皇权不出京城千里,即使在大夏也是这个道理。

大夏皇帝在天京固然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但也只是在天京。

帝国南北疆域最远处足足有一万六千里,修行者可以朝血海,暮崇山,但是帝国最多的仍然是普通人,统治的也是普通人,所以需要一个普通人的制度。

所以必须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地方父母官是中央任命,但地方胥吏就是世家推举,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因地制宜。

以山铜府为例,此地盛产墨石,地少矿多,墨家,公输家的学说道理比农家的学说道理更容易传播,地方世家也以墨家,公输家学说传家居多。

所以在胥吏的任命上,此地的墨家,公输家就天然多于农家,而朝廷派遣下来的儒家官员,只需要拉拢地方世家,同时保护住地方少数派学说的胥吏用以制衡,自然能够维系一个地区的稳定。

所以说地方官本身就是城中君,地方衙门也是一个小朝廷。

官吏分流的第二个道理就在稳定的中央集权认知。

吏做得再好,也只是吏,永远都不是官,官从哪里来,官从天京来,所有科考都是中央选拔,中央即使一时间无法管理到地方,但是三年京查,三年科考,三年任命,那都是中央说了算,既给了地方利益,又不会让地方染指核心权力。

想要做官,都需要脱离自身地方世家,到别处任用,能够依仗的也从自身家世变成了天京皇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魔本为尊 回村后,从绑定峨眉开始赶山 骑士与魔杖 十里芳菲 星武纪元 剑逆苍穹 道古真神 武逆九千界 我儿快拼爹 瞎子武圣,从说书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