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让天下人都穿十二章(感谢暖阳大佬的白银盟打赏)(2/22)
》和《天京报》的销售差额也越来越大,正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他这个司民都有些忍受不了上面的之乎者也,咬文嚼字,更何况普通百姓?
他又拿起了《新学》,看到《新学》的古文运动,看到了各个学子对于古文新的钻研和认知,他不免眼前一亮。
称赞道,“虽言古,但喻今。”
而且张三办这个报纸还有一个小窍门,那就是错开早报,改为晚报,最开始大家觉得这只是小伎俩,但通过司民府的统计,正是这个小伎俩,能够让《新学》在一骑绝尘的《天京报》面前不至于没有一战之力。
现在唯一一点疑惑,董行书看了看《新学》,又翻看了《天京报》,特别是‘天京事’和‘商业’两个专栏。
对比了一下,他很快意识到两个需要弥补的差距在哪。
,美妓,珍宝,终究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
《新学》和《天京报》真正的差距在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指导上。
通过《天京报》,百姓们可以得知哪里有新的店铺开张折扣,哪里的工厂招工,哪里的饭店便宜,能够连通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而这一点《新学》做不到,《新学》只能够局限于在太学院这一块,无法从‘治经’到‘治世’,一如太学院学生一样。
董行书开口,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管事,“听说《天京报》专门培养了一种名叫‘记者’的人,用来收集天京的风闻。”
大管事躬身道,“是,而且听说天后有意按照周铁衣上次所献之策,让阴兵巡视天京,而诛神司督查院已经开始想要让阴兵也充当‘记者’了。”
董行书笑谈了一声,“他见缝插针,他的徒弟也见缝插针,真是分毫不差啊。”
随后他眉头紧锁,这不行,儒家也得有自己的‘记者’,他想了想,对大管事吩咐道,“送我的帖子去家,让家的人来一趟。”
“是。”
大管事躬身应答。
随后董行书又看向《法治报》。
最近几期《法治报》看似风平浪静,但也是暗潮涌动,除了商议确立‘奢侈税’之外,《法治报》已经几期开始吹风以白话文阐释《大夏天宪》了。
而这个事情,法家内部的争论也很凶。
大家都知道,梅俊苍,周铁衣这对师徒之所以分道扬镳,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法家能够给梅俊苍什么道呢?
自然是重立《大夏天宪》的道,只有这个无法拒绝的利益,才能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