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吏治(2/16)
,“况且山铜府的吏治虽然在我看来很差,但是对比这个时代而言,却不是很坏,那么就说明这里大部分吏其实都有基本的能力,我需要吏来治民,所以我要取信于民的同时取信于吏,我需要他们给资源,他们做实事,帮助我将理想实现,从旧的制度中长出新制,就像果农发现坏死的老树,不会选择连根砍掉,而是嫁接新的枝丫,让它重新开花生长一样。”
崔玉沉吟思考了片刻,指出周铁衣这个理论的缺陷,“但官吏腐败的坏枝不除,就算新芽开放,也长不出好果子,甚至会半途夭折。”
周铁衣笑道,“所以我要取信于吏,不是取信于官,只不过我现在需要通过官,将我的理念告诉下面的吏,让吏们可以跟着我的思路做事,获得新的权力和利益,一旦吏习惯了这么做事,那么我就可以扔掉官了,而没有官的制约,我才能够清理如今山铜府盘根错节的世家,清理那些最坏的枝丫,才能够保证在吏治的情况下,清理世家也不会造成底层大乱。”
崔玉瞳孔微缩,他明白周铁衣的意思了。
世家盘根错节,在山铜府当官,绝大多数都是世家的人,想要清理世家,官员们必然会阻挠。
但官和吏不同。
世家即使人数再多,也是百姓中最小的一部分,又因为他们的后代眼高于顶,所以他们只会瞄准‘官位’,而不是‘吏位’,但真正做事的是底层的吏,有了吏,周铁衣就不用担心清除世家的时候世家裹挟民众,或者无人治民了。
周铁衣眺望远方,“这个过程中,我必然要勾连势力,甚至许诺很多在你们看来不正义的东西出去,但一切为了更伟大的利益。”
······
临近中午的时候,李剑湖才带着复杂地心情回到自己家,见到阔别月余,却翻然一新的家,李剑湖无声地笑了笑。
这段时间跟着周铁衣,他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甚至是崔先生这位君子都不知道的。
第2/2页)
但这些东西又毫无疑问反映了现在的状况。
就比如自己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实际上已经和自己心中的‘百姓’越离越远,自己又有何资格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质问当权者呢?
“不知不觉间我也是权力的受益者了啊。”
李剑湖在自叹道,他很想直接拆了眼前这粉刷得和高门大户一样的院墙,但是进门的瞬间,看到弟弟的笑容,看到母亲略显担忧,但却又自豪的表情,他说不出口,也做不出这种事情。
“大人们让你回来了,你父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