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三个少年,三份心气(2/4)
一回账,所以还没有发现周铁衣那小子要暗地里搞墨家那一套,这王明义倒是率先反应了过来。
听到青空命的回答,书房内沉重的气氛一下轻松了不少。
学部尚书唐安世笑道,“伱能够这样想,甚好。”
董行书也点了点头。
他们现在连火车都没有见到,只能够先这样布局,剩下的只有见到火车之后,确定了这件事物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才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他敲了敲桌面上那份《天京报》的商业底稿,“他弄的这份《天京报》你们怎么看?”
如果说火车商会是远虑,那么《天京报》就是近忧。
董修德没有先说《天京报》的事情,而是冷声道,“父亲,这群商人应该杀鸡儆猴!”
这是个笨办法,但笨办法不一定不是好办法。
甚至有可能因为笨办法简单好用,所以从古至今都在用。
自古以来,杀不了猴,就先杀鸡,震慑其党羽。
当然用的理由,肯定不是《天京报》之事,商人追逐利益,商会之中三教九流云集,稍微查一下,就能够查出很多问题。
一直沉默的象部侍郎王吉贞突然开口道,“我听闻董师弟最近一直在查周家门生故吏的事,现在又要查商会,忙得过来吗?”
这一句话就惊醒了董修德。
查案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你查了,就要处理。
涉及一位二等将军,或者涉及盐商的案子,哪一件不需要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的处理时间。
当初周铁衣之所以要争取时间,为的就是现在。
每拖一天,周家的党羽和脉络就多一分,到时候你们想要查案,就不只是查周家一家了。
扩大政治斗争的敌人,波及他人,实属不智!
董行书叹息了一声,随后赞赏地看向答话之后,就沉默下来的王明义,“老夫也准备办一份报纸,你可愿意来做主笔,与那周家子一较高下?”
董行书越过自己的儿子,直接问王明义,让董修德脸皮羞红,这比直接打他一顿还要丢脸!
这说明自己刚刚的回答让父亲很不满意,于是父亲甚至不愿意将事情交给自己做,而是交给王明义这个后辈做!
王明义再次起身回答道,“学生才疏学浅,不敢担当此重任……”
董行书笑了笑,摆手阻止道,“无妨。”
按理来说,董行书话说到这个份上,王明义就不应该拒绝,不然也太不识抬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