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收服安南(2/4)
元第三次征讨越南失败。
时代来到明代,永乐四年,明成祖令征伐安南,安南军竟然却在明军强大的攻势下惨败,明军势如破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活捉其“皇帝”父子,收复安南。
后来张辅成为主帅,朱棣提醒他趁着冬天迅速灭贼,天气炎热瘴疠必起。张辅毕竟是张辅,很快取得了安南作战的胜利,攻取安南的东都和西都,黎季犛焚毁宫殿逃到海上。
永乐五年,张辅平定安南并且俘虏了黎季犛父子,黎季犛被押到京师,此后下落不明,有人说他被杀了,有人说是被阉了,留在东厂做太监。自此,从五代脱离中原的交趾,再次被纳入中原王朝,明朝在此设立交趾布政司。
永乐七年,安南又起战乱,张辅二度出征,征讨僭越称帝简定和陈季扩,到了用了八年正月,征讨结束,简定被俘虏。《明史》记载:斩数千人,筑京观,惟季扩未获。
永乐13年,陈季扩残余势力再次作乱,张辅再次讨平。
好圣孙明宣宗继位后采取缩边策略,弃河套、弃安南,罢郑和下西洋。
宣德二年,废交阯布政司,承认安南国王地位,至此,安南彻底脱离中国,由行省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明世宗嘉靖十五年,因为安南已多年没来给大明朝贡,惹恼了君临天下的嘉靖皇帝。
为了给这位小弟一点教训,嘉靖准备派遣大军征讨安南。后来在大臣们的建议下,嘉靖皇帝没有直接征讨安南,而是派遣名叫毛伯温的大臣前往安南出使,对安南晓以利害。
结果是安南王莫登庸与大臣数十人自缚跪拜,入镇南关向明朝官员纳地请降,明朝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从属国降为属地,改其十三道为十三宣抚司,各设宣抚、同知、副使、佥事,听都统黜陟。命莫氏为安南都统使秩从二品,世袭,三年一贡。名义上越南再入中国版图。
~~~~
前期故意示弱,作出求和之态,等到气候炎热,敌人疲惫倦怠,粮草不足,水土不服时,突然发起反攻,从而击败对手。
这是安南几百年来惯用的套路,然而这样简单的套路却是屡试不爽。
然而这一次,对大齐太上皇,这招就有些不好用了。
安南都城,东都。
南征大军密密麻麻的营帐从东都城下一路延伸向南中国海海岸边,黑色的军旗如森林铺展开来,笼罩安南京畿周围。
狭小的东都城如沧海中的一叶孤舟,被南征
大军层层包围,齐军猛烈的炮火如海潮般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