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本质(4/17)
沉默了,在他看来商鞅变法成功,一来是得到君主的强力支持,二来也是因为当时的秦国小。
常言道船大难调头,秦国哪能和现在的大宋相比。
但是听完王安石的话,他仔细思考一番,确实有存在一定的道理。
商鞅变法虽然损害了一些秦国公卿的利益,却也让秦国公卿得到了一些利益。
像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给了公卿兼并土地的机会。
而重农抑商,禁止的是民间,公卿该经商还是经商。
无非由明转暗,却少了很多竞争。
这样公卿虽然利益受损,却也得到了一些新的利益,反对阻力并没有那么大。
而军功制度,又让很多靠着功勋的人成为朝堂新贵,有了话语权。
这些人都是新的既得利益者,对于变法自然拥护。
其实在赵兴看来,变法就是改变利益分配方式,让慢慢变得不合理的分配方式,从新变得合理。
而权力是支配利益分配的重中之重,所以,几乎所有变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集权的问题。
而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能慢性死亡。
要不怎么说天下大势合就必分,分久必合呢。
“殿下的见解倒是别具一格,不过也有一些道理。既然如此,你就应该知道变法几乎不可能成功的。”司马光说道。
大宋现在的情况,变法只会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好处,给不了他们别的好处。
而且文官一家独大,武将、外戚都制衡不了。
这种情况下,变法是不可能成功。第2/2页)
青苗法实行后,除了租种官府田地的佃户外,其余百姓符合条件的不多,借钱的就更少了。
这让他对自己所制定的那些新法产生了动摇。
司马光听出了王安石话中的动摇之意,有些诧异。
不过心中更多的还是欢喜,冷淡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介甫你能想明白这些就好了,旧法虽说有弊端,但是毕竟实行了这么多年,有什么弊端一眼可见。但是新法并没有用过,有什么问题不得而知。实行后,出现问题,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
“君实误会了。”王安石摇头道:“我动摇的是自己太过自以为是了,而不是对于变法有所动摇。”
司马光闻言脸色一沉,说道:“青苗法实行后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也听说了,各地乡绅地主抵制,这还是太子殿下担任开封府尹的前提下。若是推广全国,引起的动乱更大。太子殿下都在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