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夸父逐日神伏虎(3/5)
汉子来到仙掌峰的巨石旁潜伏着,等候恶虎出现。汉子安置好乡民后,自己登上巨石顶,盘腿而坐,闭目养神。
三更时分,忽听北廊岩方向冷风嗖嗖,饿了几天的群虎早已按捺不住了,咆哮剪尾而来,振裂山川惊鸟兽。那汉子把布袋迎风轻轻的一展,喝道:“孽畜,哪里走?”乡民们闻得数十声虎吼近身压来,慌忙舞刀弄棍,汉子一指鼓囊囊的布袋,笑道:“尔等莫慌,除那只花斑母虎外,其余恶虎已装入袋中”。乡人求追,汉子曰:“勿急,我自会惩治。”转眼便不见了。
众乡人抬头见云端现出南海观音,托了净瓶杨柳。原来汉子乃是观音变化,喜得乡民无一不跪地拜祷。再说那只花斑母虎吓得落荒而逃,在武夷二曲仙榜岩被观音截住去路,观音用手一指,一块巨石化为一个小花瓶,落到掌心,随即又从头上拔下一枚金簪插到瓶中,顿变为一枝丹桂。
小明说:“我看见了好大好大的花斑老虎。”小波说:“我看见了观音一扬手,花瓶从空中飞落下来。”小聪说:“我听见一声山响,把花斑母虎压伏在地。恶虎痛不可忍,泣声求饶:‘观音菩萨,弟子有眼无珠,不识你广大法力。千乞垂慈,饶我性命,再不敢恃恶了。’”
小燕子说,观音哀其可怜,手向上一挥,那花瓶又回到观音手中,谁知这母虎恶性不改,竟凶相毕露,张牙舞爪朝观音扑去。观音将花瓶往下一掷,喝声:“着!”花斑母虎便被重如泰山的花瓶压得再也动弹不得了。后人为铭记观音的恩德,便在观音收虎的岩石上刻下了“伏虎”二字,以示后世子孙。
刘傻子最后说:“这个神话说明,观世音在人们的印象中的救苦救难的大菩萨,人们每当危急之时,都是希望观世音来救苦救难。这个神话说明,当时的武夷山上的猛兽多,人们手上的武器是落后的,所以,人们将猛兽当做最可怕的敌人。”
黄梅导游说:“‘山海经奥秘探索游’结束后,我打算与龙小宏准备到武夷山去画画摄影,我先去过武夷山,我也讲一个武夷山的神话故事吧。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丽娘与夫子》。”
——南宋淳熙年间,朱熹辞官回到武夷山,住在清隐岩下的茶洞旁。这里,奇峰秀水,丹岩翠壁;天游峰上,道道瀑布;哗哗流淌,银花飞溅;纷纷扬扬,片片雪花。他在碧水萦绕的五曲溪畔,建起了武夷精舍。四方学子,慕朱夫子大名,纷纷前来,求学听经。
山泉流淌,岩茶碧绿;山风吹过,沁人肺腑。朱熹在秀丽的山光水色里专心做他的学问。他饿了,吃一块冷地瓜;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