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不吃断子绝孙饭!(4/32)
要性远胜过歌词。
而中文歌曲和词至少一半一半,甚至词有时候更重要。
电影也是如此,国人崇尚“文以载道”,看重里面的“意”。
没有特效,但《让子弹飞》“意”要胜过特效,对人胃口,挠人痒处。
冯晓刚电影卖的再牛,逼格上就是被姜闻压一头。
姜闻是用《让子弹飞》告诉了他,电影到底要这么拍,葡萄如何酿成酒。
贺岁档是冯晓刚的主场,嘴上客气,但绝不想失去,三通娱乐也不行,更何况输给姜闻。
小钢炮压力大了!
《让子弹飞》大卖,沈三通当年的diss神曲再度被翻了出来。
那段姜闻和葛由的对话成了打卡景点。
原来沈三通导演歌写的这么好,在当年就很刚!
“是的,他还会写歌!”
沈三通的歌迷哭死,电影越拍越好,不需要歌曲扩散知名度,歌是一首也不写了是吧?
大懒狗!
外界各种解读《让子弹飞》之际,姜闻一战封神。
一天,陈澈希发现公司给制片部门组织了集体学习任务。
沈三通亲自来讲课。
《和现实有关的题材,作品的最终呈现必然要符合现实》
第2/2页)
助理打开投影机,沈三通点开第一张幻灯片,开门见山:“《让子弹飞》热映,票房、口碑双爆,代价呢?代价是这个题材完了。”
“《盗马记》原著,张牧之的结局是被新来的县太爷砍头了,百姓前去为他送行,场面悲凉而揪心。”
“汤师爷原叫陈师爷,他在张牧之死后流落到另外一个县当了科员,终老此生,然后他时不时会给人们讲张牧之的故事,于是就有了《盗官记》。”
“姜闻导演无疑是优秀的,完全把原著消化了,变成了自己的电影。”
“不谈隐喻,《让子弹飞》从主线上看,讲的是英雄人物战胜了恶霸。”
“只是结尾张牧之望着兄弟们坐火车离开,他们奔向上海奔向自己的好日子,而张牧之独自一人被他们撇下。”
“相比原著,张牧之没死,汤师爷没有一个善终。”
“汤师爷一生爱财,为了钱买官收税助纣为虐,结局就是他乘坐装满白银的车撞上地雷爆炸。”
“他的身体躺在一堆白银里面,告诉张牧之自己还有几张县长的委任状,让张牧之帮他继续敛财。”
“一个人爱财如命,最后死在钱堆里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