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第一道裂缝(4/4)
你也稍微缓缓。之前那么拼还情有可原,但公司都做到这一步,为什么还不能稍稍放缓一些?”葛明兰心疼又费解的问道。
萧良笑笑。
如果他仅仅满足于饮料产业的发展,他是不用这么匆忙,而未来饮料市场发展也有足够广阔的空间跟潜力。
萧良很清楚在这个领域做到极致,将来也是有资格跻身富豪榜前列。
可惜他不会满足于此。
前世的人生令他清楚未来三十年国内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何等伟大的成就,同时也清楚哪些领域存在缺憾;更清楚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而东洲又是如何处于“不平衡”那一端的。
“对了,”萧长华想到一件事,说道,“栗明、邹宝润昨天离开云社后,又拉上曹帅,夜里赶到罗书记家汇报了跟钱晋章接触的情况。”
“哦,”萧良感慨道,“这次招商引资大会的影响,看来比想象中还要深啊!”
改制之前,市属两三百家市属国营厂,级别体系比较混乱复杂,但邹宝润作为市化工厂党组书记,却是正儿八经的正处。
不过,邹宝润还是远没有办法跟开发区工委书记栗明相提并论。
东洲作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成立于八四年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级别相当高,一把手工委书记明确是副地市级干部。
有些沿海地市的开发区一把手,甚至直接由常委副市长或其他常委兼任。
栗明能坐到开发区工委书记这个位置了,肯定跟到市大人退居二线的前市委书记严锋,以及做最后保守治疗的前市长俞书复,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地方派势力的中坚力量,地位是不弱于乐建勇的。
栗明拉上邹宝润及曹帅,“画蛇添足”夜访罗智林家汇报工作,这足以说明严丝合缝的东洲地方势力这个鸡蛋上,已经出现第一道裂痕。
至于栗明的工作能力,与地方势力的深度纠缠,以及他内心深处极可能会抵制罗智林对地方的纠偏工作,深夜造访也不过是他想避免被追责的权宜之计而已,这些都是罗智明跟他爸要去深入考虑的事情。
至于狮山这边,除了李博外,阳旭辉也明显向唐继华靠拢了。
这两天唐继华私下找阳旭辉交流乡镇税返奖励的问题,阳旭辉也明确表示赞同,甚至希望一步到位,向其他乡镇也推行这一激励政策,他可以与李博、汪兴民一起提起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