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白洁的公主(二合一,求票票~)(11/22)
错的名声,对于这个卖粮计划,就新加了一点变化。
现在的情况是秦王仁德,嬴馨夫人也是善良,两人不忍见百姓活活饿死,即便秦国也是大灾,为表两国之好,消弭仇恨之决心,秦国低价卖粮赵国。
当然,上面这一句都是大秦在赵国的宣传。
实际上秦国确实是低价卖了一万石给赵国,不过是去年买粮的三倍罢了,结合现在的粮价,已经算是白送了。
但是根据赵国贵族官员的尿性,这些粮食大概有三分之一真正救灾(可能还不到三分之一),其他的都会高价出现在粮市上,这是必然的。
有着郭开的暗中推波助澜和帮助,这种事情必然发生。这也正常,历来大灾都是权贵的狂欢,土地兼并,低价蓄养奴仆的狂欢。
同时嬴政派人准备一万石粮食去赵国赈灾,以大秦和嬴馨的身份赈灾。
凡事就怕对比。
赵国朝廷的赈灾粥,和水的区别就是浑浊了一点,而没多远处打着大秦和嬴馨名头的赈灾粥,虽然不能说是筷子插进去不倒,但是起码是浓稠的,一碗喝下去是真的暖暖的,可以感觉活过来了。
有着郭开的掩护和交代,加上打着大秦和嬴馨的名头,也没有赵国官面上的人物敢找事,大秦的赈灾可以切实进行。
每天的粮食不是太多,是为了尽可能把赈灾的持续时间延长一些,这是为了趁着赈灾宣传。
在赈灾时暗暗宣传大秦对赵国的赈灾粮食很多,但是你们买不到,都是朝堂腐败啊。
虽然这是事实,但是经过夸张宣传,很明显赵国朝堂君臣就更不是东西了。
六国历来因为朝堂君臣的拟人操作,是完全无法受到百姓的信任的,平日里就不信,容易引发阴谋论,现在只是火上加油,略加夸张,百姓自然深信不疑。
这也不怪百姓,他们祖辈世代的经验告诉他们,相信官府话的人早就全死了,能活到现在的百姓,都是对官府抱有警惕的。
而且现在赵国朝堂的作为,也确实不是东西,百姓都要饿死了,卖儿卖女,人皆相食了,官府却没有实际靠谱的举措,百姓怎么可能没有怨言恨意?这种情况下,谣言的传播比想象中还要顺利。
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很高。
传到最后,秦国的低价粮已经变成秦国因为联姻,因为秦王宠爱嬴馨公主,送给赵国十万石赈灾粮,可以让百姓都不饿死。可是该死的昏君贪官,一上台就发动战争,现在还囤积居奇把秦国的赈灾粮高价出售!
不信你们看,赈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