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灵活的底线(2/3)
。
软件开发层面不用担心太多,而硬件这边就比较麻烦了,需要弄的东西太多,而且好多技术都不好搞。
当下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是继续砸钱招人,普通技术人员不行,那就挖多几个技术骨干,技术骨干还不行,那就挖专家级别的大佬。
然后再用科研系统给他们来个全方位的提升,加速研发效率!
时间进入到一月份后,徐申学又得到了一百个保底的成就点,此外还拿到了六百多的商业成就点,利用这些成就点一共兑换了七十多个科研名额,除了给智能机项目组那边的研发人员外,少量名额则给了功能机项目的研发人员。
如今智能机项目组那边的研发人员,基本人人都顶着有个科研名额光环呢。
就这,搞起来也是难度极大……不过这也算正常,要是容易搞,华强南的一堆杂牌手机厂早就搞了。
这年头能搞智能机的,实力都可以的,比如华威这可是老牌通信企业,技术牛逼的很,而且人才众多……在威酷电子这边担任某项目的研发工程师,在人家那边也只是普通的技术骨干而已。
其他手机厂商或多或少也有技术积累,搞起来虽然有难度,但是也不至于像威酷电子这样几乎从头开始搞,连个摄像机算法都要重头开发!
好在徐申学有科研系统可以提升研发人员的能力,要不然这个阶段真心搞不起来。
不过之所以智能机项目进展慢,也徐申学要求高有关……为了追求极端的颜值之余,性能也不拉跨,各方面的研发指标制定的非常高。
如果他适当降低要求的话,这研发难度其实是可以大幅度下降的……还是那句话,智能机做出来其实没啥太大难度,只是想要做得好特别难。
而一旦做出来的产品不咋地,也很难起到一机成名的作用啊!
这款智能机可是肩负着威酷电子转型,提升品牌价值的战略作用,自然是有限的时间里能做多好就做多好。
当然,如果到最后实在没办法,那么徐申学也不会死撑着,而是会在适合的时间阶段里直接向市场推出半成品……比如金属机身搞不定,那么就先搞塑料机身呗。
电源控制,续航搞不定,那就简单粗暴的加大电池容量,散热不好搞那就再加大一些机身空间,大不了再往机身厚度增加一两毫米,宽度也稍微放宽一些。
甚至到了极端情况下,徐申学也会放弃可拆卸电池方案,直接走可拆卸电池路线。
徐申学其实是有灵活的底线的……但是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