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将来都飞升到我那里(2/3)
是顶级高手的风范么?
一时间,现场所有人心中,都不禁油然升起一种高山仰止的情绪。
祝玉妍神情复杂地看着仿佛老友一般,对坐品茗,畅谈武道的欧阳锋与石之轩,看着他们脸上那由衷喜悦的笑意,心里忽然浮出一种明悟。
人间的虚名浮利,已不被他们放在心上了。
他们所追求的,已是某种更高层次的东西。
自己若还困囿拘泥于过去,早晚连他们高踞云端,品茗论道的身影都瞧不见。
又深深看了三人一眼,祝玉妍回到战神殿中,继续观摩战神图录。
其他人也如梦初醒,又纷纷涌入战神殿中,各自观摩。
欧阳锋三人没有关注他人举动,继续沉浸在论道之中。
对于修行,欧阳锋一贯的理念是“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因此即便是低武世界的武功,只要有着一二闪光点,他都会汲取其精髓。
而石之轩与宋缺,都是双龙世界这一时代最为出类拔萃的顶尖天才,其原本所学,都是并不如何出众的武功,却也都凭借旷世天赋,自创自悟,开辟道路,成为时代顶尖的人物。
他们的天资悟性勿庸置疑,他们观摩战神图录的感悟,亦是弥足珍贵。
所以尽管欧阳锋的境界、实力远胜宋缺、石之轩,却还是与他们平等交流,谈武论道。
人非圣贤,不能全知。
纵是人间封圣的孔子,也有知识盲区,所以提倡“不耻下问”。
欧阳锋自不会因横推无敌某一界,便自满自傲,目无余子,凡是有益的理念,他都会认真聆听,仔细思辩,取其精髓而习之。
也唯有具备如此胸襟,方能在大道之上,走得更高更远。
第四天。
论道之人又多了一位散真人宁道奇。
四人身边,还围了一圈旁听者。
其中俨然还有寇仲、徐子陵这两个不知何时游荡到蜀中的幸运小子——话说回来,寇仲当初在东平郡时,目睹欧阳锋刀斩百余东平武人之后,就已经打消了争霸天下的念头,之后与徐子陵闯荡江湖,只为找李密报仇。
在协助王世充大败李密,令瓦岗军土崩瓦解,彻底摧毁李密逐鹿大业之后,两人差不多已经可算是报了大仇,于是又变回了武林闲散人员,秉承着爱凑热闹的天性,到处追逐江湖热点。
因此游荡到巴蜀,赶上这场武林盛事倒也不算奇怪。
宋缺、石之轩观摩战神图录之后,境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