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光棍村的出路(2/3)
策问题和其他杂七杂八的问题,直到今天,还未如愿。
村里那片杏林和那片果园,就是秦丰年当生产大队大队长的时候,带领村民们发展起来的。
十七八年来,杏林和果园,虽然也为村里和社员创造了一定的财富,但近几年来,随着果树越来越老,品种也已经落后,效益已经达不到发家致富的要求。
其实,就在10年前,已经因病辞去生产大队大队长职务的秦大年,就建议继任大队长的秦继林和支部书记郭志昌,想办法改良果园品种,发展优良品种果树,但由于那时候果园效益还不错,郭志昌和秦继林想吃老本,大部分大队干部和社员也都不怎么响应,这事就没有实行。
第2/2页)
包产到户后,秦大年本来想着承包村里的果园,打算承包后慢慢改良果树品种,进行科学栽培和管理,却想不到,被刚刚上任两年的村支部书记秦小勇捷足先登,承包给了他的姐夫秦孟杰。
秦大年满以为,秦孟杰承包果园以后,肯定会有一番大的作为的,最起码会改良果树品种,但直到今天,果园依旧是原来的那些果树。
秦孟杰刚刚承包果园的时候,秦大年曾经不止一次劝他及早动手,改良果树品种,但秦孟杰却是充耳不闻,继续吃老本。
这两年,果园效益已经越来越差,人家跟秦孟杰差不多大的新品种新型果园,收入已经是他的三到五倍,他却好像并不着急,安于现状。
自从秦继林上任,尤其是秦小勇上任后,由于二人都是只打自己小算盘,只顾眼前利益的主,村里的集体经济,可以说是一点都没有。
承包到户发展到今天,不少村子的集体经济已经发展得不错,村民的收入也是越来越高,而秦家村,却是越来越穷。
十年前,因为有着集体果园和杏林,秦家村村民的收入,比起周边村子都高。
那时候,秦家村的小伙子都不愁娶媳妇儿,娶到的还都是漂亮能干的媳妇儿,把周边村子的小伙子馋得够呛。
而自从包产到户后,随着周边村子集体经济的发展,秦家村却是固步自封,差距也就越来越大,再也没有姑娘愿意嫁进秦家村了。
也就因此,秦家村的光棍越来越多。
“可家后的地,他们要是不同意承包给咱们,咱们怎么建蔬菜大棚啊?”郭玉莲问。
“建大棚又不是非得用家后的地,家西的地就是远一点,水利条件稍微差一了点,实在不行,咱们就在家西建蔬菜大棚。”秦大年道。“大棚还好说,关键是咱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