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不怕偷师(3/4)
家每年都能考上十几二十个!
柳教研员放下教案,好奇地问:“韩老师,你有没有去过沿海地区?”
韩爱民早料到他们会问这个,微笑着说:“我户口在基江,但我祖籍东海,我父亲和我母亲都是建厂时从东海过来的。”
“原来你是东海人!”
“也算不上东海人,不怕二位笑话,我连东海话都不会说。”
为了让一切看上去更合理,韩爱民想想又笑道:“其实我真正的祖籍应该是江南省的陵海县。东启中学很有名,您二位肯定听说过,陵海和东启都属于滨江地区,陵海跟东启紧挨着。我爸年轻时还跟我爷爷回过陵海老家,直到现在,我们跟陵海老家的亲戚还有联系。”
“陵海我知道,陵海中学也不错。”
滨江的基础教育是真好,滨江同行是真厉害。
不过话又说回来,江浙是富庶之地,自古就出人才。古时候的那些科举状元,大多出自江浙。
柳教研员觉得找到了985厂高考补习班成功的奥秘,感慨地说:“韩老师,看来你们补习班不只是生源质量好,教学理念也很先进。虽然上级不止一次组织我们去沿江地区的名校学习过,甚至听过人家好几堂公开课,但想推广却有很大难度。”
王教研员深以为然,轻叹道:“韩老师,你们厂是船小好调头,而且你们厂有这个条件,所以你们的经验别人想学也学不来。”
与此同时,王涛正在滔滔不绝地跟语文教研员汇报自己的教学心得。
“张主任,好多人说没有什么学科能考原题,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至少语文能遇到。”
“王老师,能不能说具体点?”
“我觉得这跟学生平时的文学素养有关,有好多学生,比如我以前,十年学下来,连正正经经的一本文学书籍都没看过。当然,我那会儿是没这个条件,但平时古文不背、文学常识不记、上课不听、作文瞎写,怎么可能考出好成绩?”
王涛回想起自己的经历,感慨万千:“教了几年语文,我感觉语文是所有学科里最好拿分的,但这要看平时有没有积累。所以我们厂子弟学校,今年专门列了一个课外读物书单,要求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每个孩子每年要读二十本课外书,包括名著、散文和小说等等。”
你们有这个条件,不等于外面的孩子也有。
张教研员不想听这些,放下资料,好奇地问:“王老师,能不能说说你对语文高考的理解?”
“可以。”
王涛整理了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