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独在家乡为异客(2/3)
可一到码头,他都禁不住揉了揉眼,竟然真以为自己来到了苏杭。
船载绮罗,人烟稠密,和他记忆中的沧州,完全对不上号。
就算是这码头,都大了好几号,更别提从船上就能眺望到的坊市,砖石铺设过的通路一眼望不见边际,似是直通向城内的。
“船家,这是哪啊?”
“这是哪?你船票到哪就是哪啊,撞客了不成?快下船,我们还得赶着去漕运会馆歇息呢。”
“漕运会馆,又是什么东西?”
侯应遴茫然无措的被人群推着走,直到出了码头,来到坊市的大街上,他的脑中仍是一片恍惚,还没清醒过来。
家乡故土,今时今日竟如此陌生。
他记忆中,出码头到城内的距离,这路程是飞沙遍天,两边都是水淹的荒田。
而今日,两边尽是屋舍,眺望远处,稻田连畴接陇,往来尽是劳作者。
“客官,可是初到沧州?用不用小的给帮你指个路?”
斜角里钻出一少年来,着了一身粗布麻衣,虽然衣服是补丁摞着补丁,但洗得涓白,倒也有几分干净,不惹人讨厌,面上则是笑嘻嘻的讨好着。
侯应遴本想说自己是本地人,可望了望街面,眼下也与外乡人无异了。
“小哥,这沧州城往哪边走?”
在侯应遴审视着少年的同时,少年也早就将他的衣着相貌打量了一遍,书生的方巾儒袍,一眼便能看出身份。
笑着道:“瞧这位相公的打扮,也是来清风书院谋差遣的吧?”
“清风书院又是什么?”侯应遴心里纳闷的紧,当面还是与少年塞了一个铜板,“小哥若是熟知里面的情况,不如给我介绍一二。”
少年拿着铜板,欢喜收进了怀里。
他最喜欢看外地人没见识的模样,还能有赏钱领,遂侃侃而谈道:“相公此时来的正是时候。”
“如今清风书院开了第三个年头了,前年头一回乡试之后,去年开春竟有一人高中了进士老爷,当真了得。书院的名气愈发大了,往来求学求差遣的人也多着呢。”
“相公若是个秀才出身,那进门就可以当个学正,若是个贡生出身,那至少能做个直讲,当然这都是没官职的,只是书院按照国子监来设的,大家习惯这么叫而已。”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