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劝说!(2/3)
就说陛下吧!他小时候,挨了高祖、上皇多少顿打,可是呢,长大后,高祖、上皇鞭策他的那些东西,他现在自觉的去学。
李恪呢,少年时期,脾气也很烈,经常顶撞上皇,父子之间弄的也很不愉快。可自从李仁出生后,李恪也变了,也明白做一个父亲的难处。
“为明,三哥不是想指着你,也不想对你说教,只是想让你明白,父子之间是需要磨合的。”
“你以为,大哥与父皇就没吵过吗?可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问题解决,说明白,所以父子才没有隔阂!”
看到李明的脸色不是很好,李承乾也是招呼他喝茶:“为明,你三哥说的有道理。”
都说父是父,子是子!可有时候,父是父吗?子还是子吗?父子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是说不明白的。
要说与上皇之间,相左意见最多的,兄弟之中便属李承乾了!除了老三说的,他们能保持良好的沟通外,就是李承乾想通了。
“朕想通了,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不计较!”
上皇治国治军,李承乾没有资格指摘,因为他的功业还没有超过上皇,即便是有一天,真的超过了,他也没资格说,毕竟上皇是父。
但要说家事,长子如父,他拥有跟上皇一样的权力,去管这个家,管教兄弟子侄。在治家,尤其是管教子嗣方面,上皇的很多作法,他都是不赞同的。就说李明吧,出身有些阻碍,但也不至于才贞观二十一年才封亲王,更不至于封户只有区区八百户。李承乾呢,虽然不赞同,但也没办法置喙,只能在永祯元年,给李明增到了一千八百户。
当然,要说上皇没有反思他对李明不公正的待遇,所以在贞观二十三年,退位之前,力排众议,把李明的生母杨氏,册封为德妃,位列四大正妃,正一品的名位。
因为这个,上皇没少被读书人数落,更没有被御史弹劾,但是他没有反驳,而是选择默默的认了。这是为什么?这也是他对杨德妃,李明的补偿。
先帝在儿女面前,是个不善表达感情的人,所以,他只会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方式,来做补偿。
“是吗?他对老四可不是这样,就差把长安城赏给他了!”,李明嘟着嘴,很是不满的回了句。
是的,上皇对老四是不同,是诸兄弟中最好的一个,什么都舍得给他。就算是李承乾做太子的时候,也没有他受宠。
可手指还不一般齐呢,父母偏心一点,有什么可奇怪的!
三天前,他接到玉华宫的手书,上皇在手书中,让他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