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 第371章 学、学

第371章 学、学(1/3)

目录
好书推荐: 你管这叫创业? 全家偷听我心声黑化了,我前排吃瓜 我只想熬死你们,别逼我打死你们 仙人之上 春色难撩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靠咸鱼爆火的玄学女,被迫成卷王 觉醒后通房带娃跑路了 错嫁渣男,我反手送他满门抄斩

大唐的中央官学有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崇文馆。

而弘文馆大多是皇族勋戚子弟,师事学士学习经史书法。得入弘文馆,是大唐士人的无尚荣耀,地位要比国子监六学的学生高得多了。

除了中央官学外,便是地方官学,而地方官学其实在隋代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已经开始普及了,而到了大唐后,朝廷地方官学更加重视,并形成相对完备的制度。在各府、州、县分别设有府学、州学、县学,在县还设有市学和镇学,科目主要是经学、医学、崇玄学,但主要的还是儒家经典。

这些州县的学生,大多都是庶民子弟,他们毕业,要么升入中央四门学,要么参加科举考试,也有一些可以通过选拔成为地方官吏,或者自己选择行业。

但官学的规模并不大,有的地方学生甚至比弘文馆还少,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朝廷的投入不大,地方官学的规模自然也就不大,所以也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学生。第二,先生太少,但凡有些能力的读书人,都想着去做官,谁愿意窝在这小小的官学中,虚耗自己的光阴呢!

第三,就是百姓手头拮据,在这个保证温饱就是人生目标的时代,能不能把孩子喂大不饿死都是问题,稍微能干活的孩子都到地头帮忙了,为家里多置粮食了,谁还有余钱供孩子上学。

也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促使了私学的产生和发展,乡学、村学、私塾、家塾、家学等等,这些地方没有成文的制度,也不需要什么条件便可以入学,相对自由,最主要还是离家近,花费少,所以家里条件好的都愿意送到这种私学去。

而私学呢,多是六七岁的稚嫩幼童,跟李厥的年纪差不多,听着他们唱着诗歌,李承乾的嘴角不由微微上扬。其实,官学也好,私学也罢,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关键是孩子们能不能学到知识。

一旁的叼着草棍的李恪,沉声道:“大兄,我们可是多出点钱,让官学跟完善些,这样就能招收更多的学生。那时,他们就不必在这么简陋的私塾中读书了!”

李承乾摇了摇头,事情要真向李恪说的那样就好了,花一笔钱,把教育就普及了,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有书读。

首先,要解决收入的问题,仓禀食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饭都吃不饱,不能保证四季无忧,肚皮都混不圆,识不识字还重要吗?

就说街边的乞丐,饼和书,摆在面前,他会选择哪个,不言而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 九龙夺嫡,绝世强龙六皇子 一生遗憾终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大乾最狂驸马爷 大乾:从一介布衣到权倾天下! 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 李易 李易陆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