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孩子(1/3)
如意,又被称为"爪杖",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制造如意的初衷是满足人们的痒痒之需。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它逐渐被赋予了更多象征意义,如顺应心意、吉祥如意等美好的寓意。
李承乾接过李仁手中的如意,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晋代有一位高僧叫竺县猷,一年前往会稽的路上,经过赤城山,途中遇到了一群凶猛的老虎。
竺县猷深信自己的佛法可以温化一切众生的心灵,于是他便席地而坐,决定为这群老虎讲经说法。
不出所料,老虎们开始静静地聆听。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一只老虎竟然渐渐感到宁静和平和,好像真的被竺县猷的言语所触动。
老虎渐渐放下了猛兽的本性,渐渐打起鼾来,他竟然在竺县猷的佛法讲解中入眠了。
竺县猷感到一股欣慰与喜悦,因为他相信这是佛法的力量在起作用。
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拿起手中的如意杖,轻敲了敲老虎的脑袋,唤醒了它。
老虎睁开眼睛,它的眼神中凶狠柔和、友善所取代,毫无凶戾之气,更没有做出攻击的态势,就是趴在地上静静的看着竺县猷。
竺县猷知道,这只老虎已经被他度化了,从此,它不再是一个凶猛的野兽,而是一个修佛者。于是,收了这老虎当了徒弟,一人一虎便上路了。
“哎,记着啊,给你们讲这个故事,不是说这玩意能降服老虎,而是证明它的历史悠久!”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帝王和贵族,常常将如意作为棍子一类的武器使用。
史书上说:王恺向石崇展示珊瑚树时,石崇用一把坚硬的铁如意击打珊瑚树,结果珊瑚树被轻易击碎。
然而,由于当时战乱不断,政权更迭频繁,如意被逐渐带入了军队,成为与虎符一样的东西。南朝的韦睿,便是手持一柄如意,挥舞指挥着军队作战的。
到了本朝,它又恢复了自己原始的作用,专门用来挠痒痒。李承乾就经常用竹子的如意来挠后背。
等等,竹子,白玉?
“仁儿,这柄白玉鹿纹如意,哪儿来的?”
李仁瞪着可爱的大眼睛眨了眨:“我父王的,昨天被侄儿拿来玩!献给伯父了!”
噗!不远处的长孙无忌喷了,随着就是一阵咳嗽。谁不知道李恪是因为经常起疹子,所以希望带着玉如意,既可以抓痒,还有吉祥的寓意。
可他家这小子有意思,不仅断了自己老子的痒痒挠,还拿出来借花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