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风雷1号(6/24)
名字。
听着听着,李暮忽然反应过来,不对劲。
他疑惑道:“上次不是只有7个学校过来吗,怎么这回变成15个?”
“哦,是这样,他们回去商量着,一些大专和中专的院长们也来凑热闹,索性便排在了一起,您要是不愿意,我待会儿打电话给推掉。”关建民解释道。
刚开始,大家虽然觉得李暮会同意几家的邀请,但也没想过他会全部答应。
其他学校见了,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也上来凑凑热闹。
左右是被拒绝,万一答应了呢。第2/2页)
他们并不比外国人少个脑袋,只不过是基础条件和设备实在太差。
“不过换做是他,或许有可能克服这些困难,做出超越世界的风洞。”王石存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暮。
要是以前,王石存根本不敢想,有就不错了,还要求这么多做什么。
但李暮的出现,让他觉得可以想一想了。
那么多个第一,那么多领先世界的成就。
如果他出手,搞出超越FL-1的风洞,并非没有可能。
“我听老师说过,现在在国科院担任激波管研究组组长的于洪如教授,一直致力于激波风洞的研究,要不是我现在精力有限,还真想去跟着学习一番。”李暮笑了笑道。
他当然看得出王石存的心思。
正好,风洞理论方面的知识他已经看得够多,差不多也该动手去干了。
不经过实践的检验,看再多的资料,也不过是个移动的图书馆而已。
当然,在讨论之前。
李暮还是要先明确一点,自己绝对不能主导研究,
否则上面万一一个激动,把激波风洞的研发交给他来干,那就尴尬了。
王石存也没有着急,接着话题道:
“我听说过他,先后跟过钱炜常、郭淮和林同吉三位力学大师学习过,是个很有水平的科学家。”
“只不过他提出的爆轰驱动,我个人觉得还是有些太大胆了。”
“虽说这也不怪不得他,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国家过于贫穷,拿不出更多的研究经费来”
说到最后,他不免长叹一声。
爆轰驱动不好,难道于洪如真的不清楚吗?
不,只是因为没钱,所以不得不用而已。
国外一个涡扇风洞成本就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M刀,夏国能掏出来这么多钱吗。
根本不能,即便有,也没法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