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2/12)
“我猜,他们是希望用数量弥补旋转炮坦的不足。”
“他们可以把侧装甲做得很薄,只要求抵挡普通弹药,正面装甲加厚到可以抵挡K弹。”
“作战时他们始终以正面面对目标。凭借高机动性从各个方向靠近目标……”
夏尔明白了艾斯丁尼的想法,它听着似乎颇有道理:
如果生产一辆“夏尔A1”的钱可以生产两辆甚至更多这种廉价的轻型坦克,那么“夏尔A1”需要旋转炮塔来瞄准目标,而这廉价的轻型坦克却可以同时从几个方向依靠多辆坦克瞄准。
第2/2页)
哪种效率更高?
似乎是这种廉价的轻坦,它有可能拥有像蚂蚁一样多的数量,形成一种“蚁多咬死象”的优势。
夏尔微笑着摇了摇头。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施耐德绝对想不到在不久的将来,各种步兵反坦克装备就应运而生。
不说反坦克装备,这种薄皮小坦克就连高射机枪都扛不住,它们会被步兵当作靶子打着玩。
见夏尔依旧不以为意,艾斯丁尼上校接着解释:
“众所周知,我们的坦克有速度慢的缺点。”
“如果能在公路上像汽车一样达到几十公里的时速,那就太可怕了。”
“它能对目标实现快速穿插,上校。这很可能是坦克的发展趋势!”
夏尔“嗯”一声心下有些意外,这提醒了他,施耐德或许不只是模仿表面,还深入到战术。
不愧是个合格的资本家,它有相当不错的学习能力,只可惜依旧走上了歪路。
“它不会是坦克的发展趋势。”夏尔的语气坚定。
“我们无法确定这一点,上校。”艾斯丁尼上校语气难掩困惑和焦虑:“如果它不是发展趋势,什么才是?我已经想不出任何改革的方案了!”
听了这话,夏尔才明白艾斯丁尼上校此时的心态。
他以为某种装备在发展时必须要有所改变,不管是核心还是结构或者形态上。
“夏尔A1”坦克出来后,艾斯丁尼上校希望改进但却发现已经改不动,这使他陷入一种绝望以为自己停滞不前。
这时施耐德忽然研发出一款机动性更强的坦克,艾斯丁尼上校想当然的误以为那就是改进、那就是趋势。
这在夏尔这个现代人看来很可笑,但这时代的人却不知道将来坦克的发展,陷入混乱和迷茫似乎是人之常情。
夏尔沉吟片刻,不急不缓的问:“它有多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