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河北发展计划(8/13)
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每年都非常地严峻,甚至黄河说不定哪一天还会决堤。
赵昕觉得,是时候提前在河北囤积好粮食了。第2/2页)
孙甫便道:“炼那么多的铁,还有钢做什么?”
这显然是问赵昕的。
赵昕也是回道:“以往处理流民的方式,都是编入厢兵,帮忙干一些杂活,可这到底是杂活,创造不了多少的价值,而且一旦当了厢兵,接下来要想重新退伍为民,就不容易了,更是会增加朝廷的养兵的负担。”
“我的想法是,这铁还有钢,就跟地里的粮食是一样,都是种出来,跟炼出来,粮食是可以拿来吃,而铁跟钢,则是可以拿来用。”
“这些铁还有钢,可以用来方便大宋各州各县一些缺铁地区的百姓的农业耕种之余。”
“接下来……我还打算尝试引进铁路技术。就是你们此前都能看到的,通往城外蹴鞠场的类似那样的铁路。”
“当然!接下来我要做的,肯定就不是那么简单的铁路了。”
城外的马拉铁路,所有人都知道。
据说那能拉动比往常的货物多出至少两到三倍重量的货物,非常地轻便实用。
可不少人还是琢磨着,这玩意,好像没什么太大的用处吧。
主要是我大宋,靠漕运,就已经是可以过得不错了。
实在是没必要再去大费周章地,弄什么铁路。
你没看到,运河都直接通到东京城么?
孙甫便道:“这铁路,能有什么好处?”
赵昕便道:“这好处肯定是有的,能增大各个地方的联系,让商业,物流,变得更加地便捷。”
孙甫也是道:“可这养马的费用,也不可能低吧?”
赵昕便道:“不养马了。”
所有人又是一阵哗然。
孙甫便道:“不养马,让谁来拉?”
赵昕便道:“让蒸汽机车来拉。”
在从贝州回军回来的时候,赵昕也是顺道问了问贾宪目前蒸汽机车的进展。
贾宪的回答是,做出来了,但是质量无法保证。
可能用三天、五天都不会坏,也有可能用一天就坏。
这都是由于一些材料强度不够,所以才导致那么容易坏。
不过,这些只要注意一下,挑选一些质量更好的,今后的问题便不会太大。
他们目前最新的一台蒸汽机车,已经刷新出了有四十五天没坏的最高记录了。
当然!
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