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烈焰焚阙(十四)(1/4)
多年以后,魏老三的第三个儿子出生时,他抱着模样像极了小爱的儿子站在自家的庭院里时,总能想起第一次站在上京城外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他和五哥,还有几个亲卫,护着王爷就那么驱马到了上京城下,看着那屹立在此百年象征着一个曾经无比强大的帝国精气神的帝都,浑身上下都紧绷得像是随时可能拉断的弓弦。
太危险了,太冒险了...扛着一整个大魏前行的王爷居然就这么潇洒写意地要策马来上京城下转一转,就好像城里面不是辽国的王国贵族千军万马而是一帮泥塑木胎一样...尽管魏老三和王五已经极力劝阻,但上了战场就一向冷静甚至于冷漠的王爷不知道在想什么,就非得在全军休整攻城之前去上京城前转转。
骑在马上的王五和魏老三对视了一眼,这些年跟随在顾怀身边南征北战,两个汉子早已有了足够的默契,只一眼便看出了对方心中所想--都是抱着一旦辽军城门有动静就要一个殿后一个挟持王爷转身就走,拼死也要将王爷护送回军阵之中的想法。
这种眼神的交流顾怀或许看到了,也或许没看到,他只是端坐在踏雪背上,在距离城墙还有七百步的位置停了下来--这几乎是辽军强弩射程的极限,却也是能看清城头旌旗的距离,顾怀抬头看着那代表辽国皇室的金旗,塞外的长风卷起他束在耳后的长发,勾勒着他那张近些年令辽人夜不能寐的清俊脸庞。
--还真是让他意想不到,辽帝居然没逃。
在沐水边上,在用千里镜遥遥看见那面旌旗的时候,顾怀就很惊奇地意识到,那位辽帝居然真的有胆量留在这座注定要被围死的上京城里,从北面城门逃走的那些人里并没有他,比起当初一言不合就南迁的魏皇,以及高丽跑到济州岛上避难的君臣,这位辽帝在面对敌军兵临城下时的选择居然是。
亲临城墙,御驾亲征。
不过这倒也怪符合这几年来顾怀对于这位从未谋面,但也一直隔空对望的敌人的想象,辽国虽然是趁了唐末中原的乱世才崛起,但事实上直到如今这位辽帝登基之前,都没有这种疆域横跨万里的气象,这么一个把辽国带上顶峰的人,就应该是能在死亡和终结面前保留最后一丝气度的模样。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顾怀搅乱了这个时代的风云,如果不是火器的大规模使用让魏辽之间的战争变了样子,如果不是赵轩、杨溥这些人不遗余力地让顾怀站上了时代的浪潮...或许辽国已经快一统天下了,那个只存在于另一个世界的金国崛起灭辽南下的剧本,真的还会发生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