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蘑菇的种子(1/12)
老支书听到周益民要给自己奶奶过60大寿,看他的样子,似乎还要好好操办一番,心里要说不羡慕是假的。
对比自己的孙子,那完全就是一滩烂泥嘛!
连他的生辰都不记得,还指望他们帮自己操办?
今晚早点睡吧!说不定能梦到。
“嗯!怎么庆祝?”老支书问道。
既然益民跟他说这件事,就说明有他出力的地方。
“其实,就是请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以及年过60的老人家过来吃两顿。到时候,可能要找点人帮忙。”周益民说道。
对老支书来说,那不是小事一桩吗?
“行,我帮你确定名单,到时候再去通知他们。对了,志成的岳父岳母应该也符合年纪,要叫上他们吗?”老支书问。
那种属于特殊情况的。
严格来说,不算他们周家庄的人,但人家以后也确实在周家庄定居养老。
“叫上吧!也不差那么两位。”
“行,你要谁帮忙,直接喊就是了。”应该也没有人拒绝。
随后,大家将鸡蛋抬到孵化房。
在大家好奇、怀疑的目光下,周益民把鸡蛋逐一摆在孵化房的架子上,全部摆得板正,跟站军姿似的。
“这就行了?”
周益民摇头:“当然还不行,外面的灶可以烧火了,白天不用烧太大,晚上气温低,就得稍微猛一点。”
他让人烧火,然后自己取出一支温度计,放在孵化房中。
告诉大家,温度要保持在多少度,低于那个刻度,就得烧大点火。
“懂了吗?”
温度计大家都见过,医生就有。
“嗯!十六叔,我们懂了。”
具体原理不懂,但操作很简单,并不难。
这样孵小鸡,无非就是费点木柴罢了。时刻派一个人盯着那温度,看到温度不足,就加把火。
老支书指派了三个人,轮班看守。
养鸡是他们村发家致富的重要一环,不容有失,也不能马虎。
而后,周益民又跟周志宏去那座山看了看围山和搭建棚子的进度。可惜,现在塑料薄膜不太好弄,不然就方便很多。
倒也不是说没有,就连很多穿越者引以为傲的温室种植,国家在几年前就开始尝试了。
四年前,也就是1956年,农业部成立了研究小组,对我国传统的阳畦、改良温室的结构性能和蔬菜栽培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并在北方大中城市推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