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齐心薅英资羊毛的华资(3/5)
就能大赚,实际上风险一直存在,只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原先历史上1973年的股灾,不知道让多少胆子大的华人倾家荡产,这种生意,之前赌对了20次,但只要赌错一次,那就什么都没了。
前世的四大家族,在70年代初也就一般水平,比它们强的比比皆是,但后面都死在几次危机中了。
约翰施怀雅摇摇头说道:“杨生,暂时我还是不能答应,目前我们准备先开发两块小地皮,学习经验,如果不太行的话,我们再合作,如何?”
面对香港第一华人财团,施怀雅也没有把话说死,以后说不定是真的有可能合作,对于如何开发地产,约翰施怀雅其实也没什么把握。
杨文东点点头道:“那行,我也不强求。”
约翰笑道:“那好,我这边会起草合同,只要双方签字,那蓝烟囱那块地就可以立刻过户交易。”
“行。”杨文东也答应说道:“太古集团以后如果还有其他地皮,那都可以找我们,我这边给钱,绝对爽快。”
约翰施怀雅点头笑道:“好。”
施怀雅离开后,郑志杰说道:“杨生,我这边资金已经准备好了,东亚与渣打银行答应以这块地为抵押,借出一个亿,这样我们自己只需要出不到2000万就够了。”
“行,这块地的面积够大,你觉得该建什么?”杨文东反问道。
郑志杰说道:“这一点我也想过,我觉得类似红磡的商业综合体就不错,不过这块地面积够好,还是不要建住宅或者公寓,全部建写字楼就行,再加一个四季酒店,您觉得怎么样?”
“香港第二间四季酒店?”杨文东想了想道:“也行,反正离中环也比较远,不存在什么竞争。”
其实就算在中环也没太大影响,未来的中环,酒店也有不少,只是没必要罢了,香港是可以容下多家酒店的,只要不是靠的太近即可。
原先历史上怡和旗下的文华东方酒店在香港也有3栋,互不干扰。
郑志杰道:“是的,如今香港的经济发展的比60年代还要快,工业出口也很多,国际贸易增加,对于酒店的需求也很高,我们在皇后大道的酒店经常性满员。”
“商场、写字楼、酒店,的确不错,那就先按照这个思路,准备设计吧。”杨文东点点头,又道:“不过也可以考虑建一栋公寓楼,这栋公寓我们自持,不出手,然后可以高价租给香港的一些高收入群体;
特别是海外派驻香港的、或者一些并不准备在香港长期居住的人士,商场在楼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