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湾湾之行的收获(1/19)
12月11日,不少报纸相继报道了香港博物馆,很多报纸也是用了大篇幅来介绍,也贴上了很多文物古董的图片。
这个效果,比之前几天的宣传还要强,毕竟之前的宣传也只是简单说一下博物馆要开业以及一些大概信息,而如今,才是各种具体细节,自然更吸引人。
再加上,很多去过博物馆的人,对内部文物的评价也是好评如潮,亲戚朋友之间的一句话,很多时候比报纸宣传十遍还要好。
于是,后续的几天,博物馆的生意依然是爆满,也成为了香港民间茶余饭后的谈资。
12月18日,博物馆开业一周,人流量开始下降了一些,逐步恢复了正常。
杨文东也就没再过多关注了,以后,每隔一段时间,了解一下经营状况即可,如同其他的子公司一样。
“咚咚咚~”门口响起了敲门声,
“进来。”正在看着公司财务资料的杨文东抬头看到是郑玉华,便招呼道。
郑玉华走了进来,手中还带着一份文件,待靠近后,递到了杨文东的桌上,道:“杨生,这是湾湾基隆造船厂给我们设计的油轮图纸,您看看。”
杨文东接过后,翻了几页,并说道:“这跟日本三菱的船外形很像啊?”
之前长兴船运多次在日本订船,因此也有了很多船只资料,杨文东也看了一些,虽然很多方面也不是很懂,但最基本的外形,还是能看明白的。
郑玉华解释道:“是的,湾湾这艘船的设计,就是购买的日本的部分专利,其实也是旧技术为主。”
“嗯这样倒也行,旧技术至少稳定一点。”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那这艘船的价格定下来了吗?”
郑玉华回道:“这艘油轮的排水量是5.2万吨,目前他们的报价是650万美元,还可以再还价,不过我这边还没有开始。”
“650万?我记得之前日本那边5.6万吨的船,报价是760吧?”杨文东回忆后,道:“那这样来看,价格的确要稍微便宜点。”
郑玉华笑道:“不便宜怎么可能跟日本竞争,当年日本造船业就是靠着低价,才抢走欧美造船业的市场的。
而且即使如此,湾湾造的船,很多船运公司也不敢购买,他们不愿意冒险。”
“嗯,正常。”杨文东点点头,道:“那既然我们是第一家,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后面压价要稍微狠一点,我们给了好处,他们也得吐出来才行。”
作为穿越者,杨文东对于未来湾湾造船业还是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