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章 大父真是料孙如神!(2/5)
。剩下来的就是以吏为师……可是诸子百家,识文断字者并不在少数,但是又有几个人是吏员的子嗣?如果能够让他们成为吏员,又怎么会出现吏员不足的隐患呢?”喜开口说道。“不对吧……”赵泗沉吟片刻。“现在吏员不够是摆在明面上的事实,如你所言,有七成的吏员并非学室出身,这些吏员里面应该有很多出自于诸子百家之人……大秦并没有禁止他们成为吏员啊。”赵泗皱了皱眉头。“殿下,看起来如此,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所谓举荐,提拔,地方上推举……并非正途,唯有学室为吏,方可为官……”赵泗刚开始还愣了一下,因为这些规定并没有实际上写出来,后来一对比历史一下子就明白了。懂了,潜规则和鄙视链……我科举出身,你一个幸进之辈配和我相提并论?伱就算权倾天下位列三公我都看不起你啊。而在官场上,就不仅仅局限于嘴炮了,排挤,鄙视,白眼,流言蜚语……秦朝没有科举……学室就是正规官员晋升的必经之路。商君良久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所以秦朝没有说像科举一样的制度,通过考试了就能够直接从一介白身直接成为青天大老爷。也不会出现武将世家直接就能当将军的。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美好。有能量的,走文官路线,是学室出身,出来以后基层干个一两年就可以直接提拔为官,稍微刷点政绩就可以步步高升。确实是从基层干起了,实际上并不影响幕后操作。将领也是同样的道理,拿大秦最大的三代举例,王离从军的时候直接就是亲兵。什么叫亲兵,是核心指挥官的警卫员,人家起手都是一辆战车。警卫员和小卒理论上来说是一个级别,但那能一样么?不是生死一线,绝境之下,王离压根没有亲临前线的可能。仗打完,哪怕是败仗,凭王离的能量都能混一个保驾之功……秦朝还规定宗室不上战场不能袭爵呢……上战场和亲临前线那完全是两回事。当然,虽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再怎么说也是上去走了一趟,眼睛不瞎起码能看出来点东西,也不至于闹出来完全外行的笑话。从这一点上来看也算是通过制度强行的提升了权贵之家们的下线,虽然也就那么一点点……所以弄清楚这一点就明白了……在商君规定置法吏为天下师以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