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时间飞逝,秋日将至。(3/6)
也就能生产出来几千副农具罢了。
想要真正意义的普及天下,恐怕也得数年之功。
北边蒙恬已经开始积极的主动布防,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大秦修建长城终于再无阻碍。
就在今年,大秦的战争堡垒系统终于完全落实。
沟通起天下的长城连成一片,蛮夷戎狄想要威胁到中原腹地的难度呈指数级上升,可以说只要中原自己不作死,内部没有反动分子喜迎王师,蛮夷戎狄已经没有入侵中原的可能。
而至于岭南就更不用说了,赵佗接受了始皇帝的指示,于岭南一带召集各大部落头领约定了停战之事。
至于中原内部的叛乱始皇帝也做好了一切准备。
咸阳附近的蓝田大营早已经准备就绪,由王贲执掌,当然,真正坐在幕后指挥调度的是大秦活着的战神彻侯王翦。
北有蒙恬,南有赵佗,中原腹地有王翦王贲父子,由战神王翦居中调度,合计一共有百万大军,可谓是飞龙骑脸,赵泗怎么想都不知道大秦的输面到底在哪里。
或许唯一有可能出现危机的就是东海地界。
没有一个能够给予赵泗完全的安全感的统帅。
荆完成对叶调国航行以后就已经漂洋过海前往美洲,现在想让荆回来指挥大军坐镇也回不来。
至于邹奉的弟子林惊羽,负责的是生产建设,军事并非他的强项。
而且客观来说,东边的人数或许不多,但是战局比较复杂,因为秽人分布比较分散,而且海上陆地都有,地理条件普遍比较恶劣,不适合大军铺开,统帅必须要海陆协调齐头并进,要求比例高,赵泗有心将韩信调过来,可是韩信虽然在上郡立下功劳,但是目前韩信战功爵位不够,按照大秦的律法,并不满足调度一路大军的硬性要求。
于是赵泗只能找到王翦,请王翦帮自己出出主意。
认真的将自己的思虑讲给王翦听完以后,王翦眉毛动了动笑出了声。
“旁人都是未虑胜先虑败,你小子反倒是未虑败先虑胜了。”
赵泗担心的从来不是东边战局失利……
说实话,傻子都能算明白这笔账。
大秦降徭降役是摆在明面上的事实,迁王陵令颁布以后虽然蜚语流言不断,但是本地庶人也是货真价实受益,对于六国贵胄来说大秦恶政不断,讲他们逼到了绝路,但是对于天下庶人来讲,这几年或许是他们有生之年最幸福的时刻。
摆在眼前的利益是不会骗人的。
或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