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北邙山起烽烟(3/4)
传身教。
望儿:
你的来信我已收到,闻你收复洛阳,我心甚慰。
听闻北方乃多事之秋,各地兵荒马乱,在外征战要多加小心,尤以自身安全为重,切不可以身犯险。
你远在洛阳,无法照顾妻儿,不如让她们来建康小住些时日,正好我也见见。
陈望看完信,不禁重重地拍了自己的脑门一下。
我勒个去,自二月底西征以来,不知不觉已经两个多月了,竟然过得如此之快。
本来就想元日节后让三位夫人回建康,带着孩儿们,去拜见太后老妈的。
真是不孝,孩儿们出生后,还有呼延珊母子来到谯郡,都没有回过建康拜见太后老妈。
马上去,刻不容缓!
连贺蔚和拓跋珪也一起回建康,省得我整天惦记着谯郡。
自打自己府里遇袭,陈望心中总是忐忑不安。
家人们都走了,自己也好安心在北方大展拳脚。
想到这里,他提笔给太后老妈回了信,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她那慈祥爱怜的眼神,不禁悲从心来。
太后:
臣为国事,不敢言及鞍马劳顿,但繁杂事务多如牛毛,令臣应接不暇。
臣已去信谯郡,令诸妇携子女即刻返回建康,代臣拜俯乞罪,望太后饶恕臣食言之罪。
惟盼太后海量能恕臣之不敬,切莫为臣心生怒气,而有损凤体。
臣对太后思念之情,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日夜不休,苍天可鉴!
一旦中原稍加稳定,臣定当一骑快马赶回建康,跪伏于阙下,任太后责罚。
臣陈望 战战栗栗 顿首再三
太元九年四月三十
写罢,又给谢道韫写了信,讲到太后思念孩儿们,见信即日起收拾行囊,次日全家包括贺蔚、拓跋珪皆回建康。
写好后,交由骁骑营军兵发出。
放下笔,仰靠在座榻靠背上,不禁眼泪扑簌簌夺眶而出。
信中只能对太后老妈讲忠,而不敢写出一个孝字来。
此生只能以一个臣子的身份来面对太后老妈,不敢喊一声娘亲。
不知过了多久,忽听得堂兄有急促重重的脚步声响起。
赶忙擦拭了腮上的泪水,低头看去,只见一名骁骑营亲兵飞奔进来,边跑边喊道:“平北将军,大事不好,北邙山几处山顶有烽烟燃起!”
陈望心中一惊,瞬间将心思拉了回来。
“平北将军,皇甫参军在金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