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田孜忆往昔(3/6)
人,所以陛下和大臣们商议用徐州来换取桓温咄咄逼人之势。”
“而我父远在中原,徐州刺史是柏杰,他突然又遇袭身亡,是也不是?”陈望思路越来越清晰起来。
田孜无奈地叹了口气道:“唉,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唉,这个死桓温,怎么还不死?”
“公子,你忽然开窍了,正是如此,他已经年近六旬,朝廷别无良策,只有一个‘拖’字,待他死了。”
陈望又好气又好笑,真是一个弱势朝廷,大臣们可能也知道东晋平均寿命在四十岁左右,而桓温此刻的年龄已是高寿。
只能盼着桓温早死早托生,别无他法了。
若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在天有灵,看到他的后代们如此卑微懦弱,该作何感想啊。
桓温也是个时代的产物,他前任的陶侃、庾亮、庾翼不也是借荆州而控制朝堂几十载。
庾翼死后,为了结束庾家的势力,时任中书监的宰辅何充举荐了南康长公主驸马桓温接任。
当然,不是桓温换了其他人也一样,或许更甚,这个时代谁握有枪杆子谁说的算。
“最后一个问题,老田,你要如实回答我。”
“你问嘛。”
“我父亲和母亲把我寄养宫中十载,对我不管不问,为何?”
“这……”田孜沉吟了起来。
“我听说大臣在外戍边或者征战,都要把长子作为质子留在朝中,我是人质吧?”
“不不不,您不是质子……”田孜慌忙摆手道。
“永和八年,令尊回京完婚,不成想大婚之日遭遇羌人姚襄率军偷袭建康,令祖不顾自身家中安危命令尊赶赴皇宫救驾,令尊在宫中斩将退敌保得穆皇帝(司马聃)和康献太后,可惜,令祖却在家中战死。”
“哦……”陈望禁不住血往上涌,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老人,一位勇将,浴血奋战的身影。
“后,令尊丁忧期间夺情起复,随前将军谢尚北上收复失地,期间还去了趟邺城从冉智手里取得玉玺归朝……”
“啊?但是史书上讲的是谢尚用不光彩手段骗取了冉魏的玉玺,得以飞黄腾达。”
“那都是因令尊为谢尚麾下,功劳嘛,都是主帅的。”田孜说罢,瞟了陈望一眼,眼神中流露出了温情,接着道:“你以后也要记住,为人下属,要懂得闭嘴。”
陈望情知田孜这是为自己好,特意叮嘱的,忙感激地点了点头。
“后来,令尊大败羌军,刀劈羌军第一名将剑岐,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