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命大(2/3)
赵佳的爷爷奶奶也是五级干部。
“1969年,他姥爷带着他乘坐绿皮火车,前往申城西部的古城子。下了火车后,姥爷背了一个大戏匣子,王萧萧那个时候自己就走了八里路。”
“再过一年,他家搬进了村里给五七干部新建的大瓦房。”
不待赵佳回话,肖军继续说了下去。
“哎,给你讲讲他父亲吧!”
“他父亲从内蒙回来后,开始带着他妈妈和他住进了一个村里的用土皮砖砌的老房子。”
“那种老房子土得不能再土了。外墙是用黄泥拌合稻草抹的面。”
“房子不到两米高,西墙山上有一截土烟囱。”
“他父亲刚来的时候,青年点女知青张薇,听说他爸爸出身富农就想起点事。”
“他父亲听说了,没说什么。”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父亲找到张薇,让张薇拎个土筐,两个人在村民房前的垃圾堆里捡了大半筐村民扔的碗渣子。”
“张薇虽然心里犯嘀咕,表面上又不想说什么。”
“二个人抬着大半筐碗碴子来到了知青的宣传墙前,又找来两个知青小伙子和泥往墙上抹,然后就动手拾起碎碗片往墙上粘。”
“不一会功夫,一行标语出现在了墙上。”
“从此,这些青年对他爸爸心服口服。”
”当时农村的条件够苦的吧?“
”苦?他幸福着呢!”
“当时,全村只有两个大瓦房。他家和另一家五七干部住。“
“他家前边是自留地,一直通到村里的小河边。因为古城子一带是申城有名的稻米之乡。周围稻田的水汇入到古城子村南的大坑里,形成了一个水库。”
“他父亲来到村里后,还与申城水产公司联系,开网捕渔。据说当时全村里的人都来围观,水产公司的大网罩住了整个水库,起网的时候,一尺来长的大鱼在水中跳跃。”
“村里每家都分到了鱼,还有红毛鲤子。”肖军一顿讲故事的叙述,让赵佳仿佛也像站到了村里的水库边上一样。
“王萧萧讲他小时候最美好的日子就是这一段。”
“每天早上他越过高梁杆夹篱笆墙,拔完嫩嫩的小草后,趟在河边,看着河水在泛着光的砂子上流淌,一直晒得暖洋洋的。”
“然后就回去喂兔子。”
“一次他爸爸去申城开会,兔子下了崽,他和妈妈不认识,以为是来了耗子,满屋里追着打。”
一席话又让赵佳乐得直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