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提振军队士气(2/3)
便带领部队渡河逃走。
元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常州和渎松关。陈宜中目睹这一切,命令文天祥放弃平江,退守余杭。
即便到了这一步,宋朝朝廷仍旧幻想着与元军和平谈判。然而,元军对宋朝的和平请求始终置之不理,一路势如破竹,似乎无人可挡。
1276年正月,宋朝朝廷最终投降。在混乱之中,陈宜中和张世杰带着部分皇室成员逃向南,而文天祥则坚守到最后,展现了他的忠诚与勇敢。
1276年正月,宋朝朝廷在元军的强大压力下,无奈投降。在这场混乱之中,陈宜中和张世杰带着一些皇室成员逃向南,寻求一线生机,而文天祥坚定地选择留下来。
那时的南宋朝廷,名义上还存在,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抵抗的能力。面对强大的元军,他们没有任何谈判的资本,只能选择无条件投降。朝廷中的大臣们,没有人敢站出来面对元军,唯有文天祥勇敢地挺身而出。
在这样的危险情况下,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兵部尚书,肩负起与元军谈判的重任。前往元军营,无疑是一项极为危险的任务,朝廷中除了文天祥,没有人敢去。然而,对于这个任务,文天祥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在离开前,朝廷中几位文天祥的密友劝告他:“这次行程很可能是单程的。”他们认为,文天祥担任右丞相,为何要冒险承担这项任务?文天祥却微笑着回答:“总得有人去做。”
他认为,既然朝廷中没有人敢去元军营,那就由自己亲自去吧。繁荣的宋朝,难道找不出一个勇敢面对他们的人吗?于是,文天祥毅然前往元军营。
在元军营中,文天祥见到了元朝首相伯颜。他的勇敢和坚定,展现出了一个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英雄形象。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天祥以其高尚的气节和坚定的忠诚,留下了永不褪色的一页。面对元朝统治者伯颜的质问,他的态度既沉着又恪守礼仪,展现出一位政治家在逆境中的冷静与自制。
“你是谁?”伯颜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文天祥的回答平静而坚定:“我是天祥,宋朝的宰相。”
伯颜对此轻笑一声,他的话语中带着讽刺的意味:“宋朝现在只是一个影子,作为宋朝的宰相,你现在只是一个头衔而已。” 然而,文天祥并未被对方的嘲讽所动,他深知三百年的宋朝并非一朝夕所能轻易抹去,统治者强大的元军,看来,也不过是短暂的现象而非永恒。
文天祥立场,不仅代表着他意志,更是南宋政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