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三策(2/3)
董仲颖继续说道:“我听闻关东贼军有不少人潜入洛阳,他们为了扰乱我军后方,必然会火烧洛阳。至于哪些士族家会着火,我想箱子里的文书会告诉我们的。”
李儒看到董仲颖的有些迟疑,又继续说道:“近日街市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相国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董仲颖道:“街市童谣可是你传的?”
李儒没有答,而是换了一个话题:“我还有下策。下策就是我们守住虎牢关,以拖待变。”
上策董仲颖没有信心,中策董仲颖从历史上看到过结果了,他想了半天说道:“虎牢关乃是要害之地,贼军急切破不了关,如果洛阳有失,反而会让我们的军队陷入被动之中。不如将一部分的兵力调回洛阳。”
李儒心中有些反对,这样在军事上是一种冒险,但是考虑到下达这个命令的乃是董仲颖,于是他令徐晃和管亥两人各领兵三万回洛阳去了。
“本初,这是一个好机会。”董卓军队调动的事情自然瞒不过联军,甚至洛阳的一些人也将这个消息传递到了联军的手上。
在得知董卓的行动后,曹操提出了再度开展攻击的建议。
“董卓终究是犯了错,洛阳的士族的反对程度和战场的形势相关,只要他在虎牢关可以一直赢下去,即使洛阳他没有任何的人在,那些士族铤而走险的概率很低。”曹操有些不屑的说道。
他早就看透了那些士族,如果董卓弱势,他们又和袁绍谈好了条件,他们会反水。如果董卓占上风他们会撤后腿,但是一旦董卓奠定了胜局,不管开出多大的价码他们都不会行动,在生存的问题面前那些士族根本就没有拼命的勇气。
“但是,如果我们借助着这个机会挫败董卓,那么那些士族或许就会行动了。”曹操很肯定的说。
“即使董贼少了六万人,但是董贼依然是董贼。”说话的人是刘岱,他在上一次的战场上可是损失很惨重的,“你不会又要将我们当做诱饵了吧。”
“为将者不拘小节,慈不掌兵。”曹操回答道,“这一次我们并力而攻,必然能够获得胜利。”
众诸侯没有回应。
曹操又说道:“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故也。现今天下大乱,国君失去政权。我受重恩,但未能清雪国耻。各位据有州郡,应一起合力。现在因为董卓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