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封赏与荆霜的求助(2/3)
水泥厂和砖石厂的工匠,现在已经都转移到了林山县和辰州城。
这也是为了方便武松监控萧梁旗下最赚钱的两个作坊。
而杨淑的纺织工坊之中,丝绸织造也步入正轨。
甚至一些擅长刺绣的女子,也开始制造一些精致的绣品。
萧梁让她们也可以尝试研究改进纺织机,并让武松从玉瓷、玻璃工坊中截取一定比例的收益,用于鼓励研究型人才。
视察完毕之后,萧梁这才返回林山县。
有陆逊在,萧梁轻松了大半,大部分的事务都不需要亲自处理。
而现在除了陪伴妻儿之外,萧梁的重点战略,就是吴国。
吴人无故来犯,萧梁自然不可能轻易放过对方。
首先命黄夏前往玉京城,质问乾国是否要协助吴国与汉王一战。
同时又派遣杨勋前往炎京,向吴国兴师问罪。
此时的乾国,已经完全是砧板上的鱼肉,被吴国牢牢控制。
四位辅政大臣之中,宋翰墨独揽大权,连荆熊这种乾国宗室重臣都逐渐被边缘化。
面对黄夏的质询,宋翰墨只是笑称自己已经是乾国大臣,吴国侵犯汉王领土,与乾国毫无关系。
一副撇清关系的姿态。
黄夏虽然年轻,但也不是傻子,将所见所闻一一记下。
同时随行的锦衣卫,也暗中搜罗玉京城的布防情况。
这座大乾京城如今虽然成为吴人傀儡城市,也有过人口大量流失的时间段。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和平之后,倒也还有将近三百万人口。
而且城池规模,也远超乾地其余城市。
想要对付吴人,萧梁第一步就是要将此地拿下。
乾国已经名存实亡,吴人能做他们的太上皇,他萧梁自然也可以!
十月上旬,杨勋于白虎关外被阻,吴人根本不愿意让他前往炎京兴师问罪。
与此同时,吴国皇帝命太子姜昊,率领八万大军入驻白虎关。
原本在修复的丰禾县,吴人全线撤走。
玉京城中,林拓被宋翰墨伙同一众早就投向吴国的文武百官弹劾,含冤入狱。
其麾下四万大军,被吴国派遣过来的将领打散,重新和吴国来的军队混编为六万,号称大乾禁军。
十月中旬,荆霜意外出逃,只身抵达林山县求见萧梁。
萧梁连忙接见这位曾经算是并肩作战的乾国宗室。
一见萧梁,荆霜便单膝跪地,向萧梁拜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