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揭秘人体三部九候:深度解析其内在关系(3/4)
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准备一本书和我所讲的相互去对照,去学习。
我们再继续说中医脉诊中的中部“天、地、人”三候,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中部天,即两手太阴气口经渠穴处的动脉。在中医理论中,手太阴肺经被认为是人体气的主要来源,而经渠穴则是该经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通过观察此处动脉的搏动情况,中医医生可以初步判断人体气的运行状况,以及是否存在气虚或气滞等问题。
中部地,即两手阳明经合谷处的动脉。阳明经在中医理论中通常被认为是人体的“阳中之阳”,具有旺盛的阳气和生化作用。合谷穴则是阳明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通过观察此处动脉的搏动情况,医生可以了解人体阳气的盛衰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阳气不足或阳气过盛等问题。
中部人,即两手少阴经神门处的动脉。少阴经在中医理论中主要涉及到人体的心肾功能,而神门穴则是少阴心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通过观察此处动脉的搏动情况,医生可以了解人体心肾功能的状态,以及是否存在心肾不交、心悸失眠等问题。
下部天,即足厥阴经五里穴和太冲穴处的动脉。在中医理论中,足厥阴肝经被认为是“阴中之阳”,主疏泄和藏血。五里穴和太冲穴是这条经脉上的重要穴位,通过观察这两个穴位处动脉的搏动情况,中医医生可以初步判断肝脏的疏泄功能和血液储存状况,以及是否存在肝气郁结、肝血不足等问题。当肝脏出现病变时,可能会表现为动脉搏动异常,如搏动减弱或消失,从而提示我们肝脏功能可能出现了问题。
下部地,即足少阴经太溪穴的动脉。足少阴肾经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先天之本”,主藏精和主水。太溪穴是这条经脉上的重要穴位,通过观察此处动脉的搏动情况,医生可以了解肾脏的藏精功能和水液代谢状况,以及是否存在肾精不足、水液代谢失调等问题。当肾脏出现病变时,可能会表现为动脉搏动异常,如搏动减弱或亢进,从而提示我们肾脏功能可能出现了问题。
下部人,即足太阴经箕门穴处的动脉。足太阴脾经在中医理论中主运化水谷精微,是“后天之本”。箕门穴是这条经脉上的穴位,通过观察此处动脉的搏动情况,医生可以了解脾脏的运化功能是否强健,以及是否存在脾虚运化无力等问题。当脾胃出现病变时,可能会表现为动脉搏动异常,如搏动减弱或紊乱,从而提示我们脾胃功能可能出现了问题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五脏六腑,但并非直接称之为“神脏”与“形脏”。五脏通常指的是心、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