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全县经商(2/3)
转变。突然间,他们惊喜地发现自己手中的衣服和鞋子居然升值了!不仅能够全部售出,甚至还可以提高价格,涨幅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
这种自发性的良性商业行为,出人意料地让海城县的所有经济活动自动运转起来。一旦正循环开启,自然没有人能够阻挡这群商人追逐利润的步伐。
彪哥发现这几天竟然有人开始在托衙门的关系,就是想多认购一些服装和鞋子,但可惜的是现在仓库里面的库存货已经为数不多,为了让自己的商业帝国更进一步,索性彪哥回到了现代。
给猴子发布了第一个采购任务。
“猴子,你最近找找关系,看咱们海城附近那家纺织厂有库存货,只要便宜他们有多少,咱们就吃多少?对了,你姐夫不是老走南闯北么,你问问你姐夫,让他也帮忙找找。”
“那啥,莫桑比克那边下采购任务啦?”
“啊,刚下的采购任务,顺便你帮忙看看瑕疵布,那东西也要,只要便宜就行。”
“行了,彪哥,咱们的进出口贸易公司明天挂牌你一定要到啊。”
“那行,必须的。”
安排完任务,在空空如也的库房里溜达一圈,就回到清朝,直接找徐文东把自己想法说了下。
“什么?要组建咱们自己的商队?”
彪哥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实际上他内心深处一直怀揣着这样一个念头:将手头那些价格低廉的商品推向全国各地,通过赚取差价来谋取丰厚的利润。
然而,由于对相关领域知之甚少,他始终未能付诸实践,这个计划也只好被暂时搁置一旁。如今目睹到如此可观的利润,他心中的那个想法自然而然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出乎意料的是,正当彪哥将自己的构想和盘托出之际,却遭到了徐文东的当头一棒。
在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经商之道具有极强的地域局限性。若要将生意做大做强,除非能像浙江的财阀或者山西的豪商那般,拥有广泛的保护势力作为后盾,否则自身的生意范围恐怕仅限于某一区域或板块之内,难以实现更广泛的流通。
暂时打消了这个想法的彪哥,不知道的事他的全民经商计划,已经在整个省内,由内而外的开花,那些商家,大户和豪强,他们通过自己的各种关系已经把彪哥的食盐卖到了全省的各个角落。这让几乎所有人都挣的盆满钵满,更是带动了整个海城的人力成本的步步高升,以至于县城内这几天接收的难民数量都在直线减少。
因为不少难民在还没进到海城县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