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李靖的战场(2/3)
天而起,往东飞去。
次日,李靖带着李孝恭候在江边,通灵鹞鹰带回王心一密函,以阴书翻译过来只有四字——“罢兵营农”。
显然,萧铣和李孝恭想到了一处,认定夏军不会横渡长江。因此趁势“罢兵营农”,休养生息,静待水退后的大决战。
行军大总管下令:“冲锋营集合!”
李孝恭大惊:“总管,我是副将的确该听您的,陛下也让我一切行动听指挥。可您想干什么?江水暴涨,随时有山洪之险,将士们不该白白送死。”
决断已下。
李靖总算愿意开口解释:“萧梁一有人数之利,再占地势之险,三来补给便捷。我军无论何时展开决战,绝无法讨好。只能出奇兵,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
李靖直视李孝恭,“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萧梁仓促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
正如陛下所说,哪怕非战斗减员,有些牺牲必须承担。
李孝恭回看李靖双眼,大将军眼神笃定,毫无飘忽之态。
能以少战胜突厥骑兵,李孝恭狠狠点头:“末将听令。”
.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孙子兵法.军争篇》
.
九月丙戌,李靖和李孝恭率领二千多艘平底战船,在狂风暴雨中不顾生死冲进三峡。
李靖的决策非常正确,大夏军死伤不少,可到底绝大多数将士横渡成功。
梁军仓促迎战,士卒尚来不及操起军械,夏军已然攻下荆门、宜都两处重镇。
等梁军主力闻讯出清江,两镇早已攻守易势,夏军占据了陆地据点。
李孝恭斗志昂扬,立即请战。
被李靖毫不犹豫拒绝。
李靖坚守不出,梁军势众,可失去了陆地有利地形,总不能长久与夏军对峙。
.
李孝恭在城墙上急得跺脚。
萧梁名将文士弘围着大夏军好几天,一鼓作气冲过来,一再挑衅,大夏军完全不如传说中那么所向披靡。
无人应战。
缺乏良好陆地据点的文士弘无奈,无法与夏军长久相持,只得分兵退守。
正等你退兵。
以李靖、李孝恭、红拂女、程知节、秦叔宝等人为首,各自率领一队人马,如同猛虎出闸直冲过来!
背后奇袭,梁军大败。夏军一路追至百里洲,双方再战。陆地作战,曾经的边城军,如今的大夏军无敌于天下,何况麾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