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宁宁,咱们到了!(2/3)
涨价是涨不了一点。
慢性病药物需要长期使用。
需求量只能越来越大。
那就只剩下扩大产能这一个方法了。
或者建新厂是修宁药业的必经之路。
只不过是早晚的事罢了。
刚到手的半个小目标。
又要减半了。
如果谢薛小夫妻是普通的生意人。
身上也没有绑定所谓一个小目标的任务。
那这件事他们必然是毫不犹豫的选址建新厂。
但特殊行业前期投入极大。
把控全局的技术人员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招到的。
现在两个厂区的技术人员。
几乎要把薛少杰做博士导师带过的学生招尽了。
这个年代的本科生都金贵的很。
更别说能把控整个制药厂技术水平的高材生了。
经济高速发展的80年代末。
做实业办厂的又不止他们一家。
整片黑土地在片刻之间已经林林总总开满大大小小各种工厂。
想再找个山清水秀,闲人免进的地方。
怕是难上加难了。
这次换薛染宁和谢明修满世界跑。
寻找新场地和新人才了。
剩下那两位同龄的“长辈”坐阵总厂。
毕竟现在富玉玲肚子里可是怀着薛染宁的倒霉大哥——
薛景茗。
哪能让“老母亲”再舟车劳顿了。
整个华夏现在不知道薛染宁背景的几乎少之又少。
就算不带着富家大小姐。
也属于到哪都能走平地。
实在是没有在劳烦“二老‘’的必要。
董事会商定了几个备选地方案之后。
薛染宁和谢明修就踏上了这次开疆扩土的征程。
出发第一站——
福城。
薛家的根据地。
薛染宁也去过无数次。
确实有几处药厂都是建在这边的。
在修仙世界穿回来找大哥帮忙炼药。
还去过一家在城郊的药厂。
据说也是当年薛少杰亲自谈下来的。
薛染宁也只在家宴中听她父亲随口提了一句。
好汉不提当年勇。
确实是让薛少杰表现的淋漓尽致。
只提了一句当年拿下这块地皮实属不易。
至于到底碰见了什么问题。
又是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